出自宋代蘇轍《潁州擇勝亭詩》:
我嗟世人,誰實與謀。
生伏其廬,死安於丘。
既成不化,窘若縶囚。
我行四方,所見或不。
江海之民,生托于舟。
前炊釜鬵,后鑿匽溲。
晝設豆觴,夕張衾稠。
出入濤瀾,歸宿汀洲。
與風皆行,與水皆浮。
坐食網(wǎng)罟,以魚去留。
居無四鄰,行無朋儔。
胡貊之民,駕車以游。
外纏毳韋,內(nèi)輯貂鼬。
美水薦草,驅(qū)馬縱牛。
逐射兔鹿,聚爬薪槱。
食肉飲水,雨雪相咻。
草盡水乾,風卷云收。
所至成群,不懷一陬。
今我柰何,橫自綢繆。
翼為華堂,涌為層樓。
繚以修垣,貫以通溝。
勢窮物變,何異一漚。
棄之不忍,徒去莫由。
矧茲士夫,泛焉周流。
如燕巢春,知不期秋。
修椽高棟,徒與民仇。
一日安居,百年怨尤。
我兄和仲,塞刪立柔。
視民如傷,有急斯周。
視身如傳,茍完不求。
山磐水嬉,習氣未瘳。
豈以吾好,而俾民憂。
潁尾甚清,湖曲孔幽。
風有翠幄,雨有赤油。
匪舟匪車,亦可相攸。
民曰公來,庶幾無愁乎。
注釋參考
水嬉
水上游戲。其形式很多,如歌舞、競渡、雜技等。 漢 司馬相如 《大人賦》:“奄息 總極 氾濫水嬉兮,使 靈媧 鼓瑟而舞 馮夷 。”《舊唐書·順宗紀》:“嘗侍宴 魚藻宮 ,張水嬉,綵艦雕靡,宮人引舟為櫂歌,絲竹間發(fā)?!?宋 周密 《癸辛雜識后集·故都戲事》:“呈水嬉者,以髹漆大斛滿貯水,以小銅鑼為節(jié),凡龜、鱉、鰍、魚皆以名呼之,即浮水面,戴戲具而舞。舞罷即沉,別復呼其他,次第呈伎焉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琵琶行》序:“先帝在 玉熙宮 中,梨園子弟奏水嬉、過錦諸戲?!?嚴榮 注引《劉氏蕪史》:“水嬉之制,削木為傀儡,高二尺餘,肖蠻王、軍士、男女之像,有臋無足,下安卯栒,用竹板承之,注水方木池,以錫為箱,支以木櫈,用紗圍其下,取魚蝦蘋藻躍浮水面。中官隱紗圍中,將人物用竹片托浮水上,游移轉(zhuǎn)動。一人鳴金宣白題目,代宣文句?!眳⒁姟?水戲 ”、“ 水飾 ”。
習氣
習氣 (xíqì) 不良的習慣或作風 bad habit;bad practice;habitual practice 官僚習氣蘇轍名句,潁州擇勝亭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