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路更無磨鏡具,扣門唯識(shí)賣漿家
出自清代邢昉《逢韓茂貽因贈(zèng)并追傷戴敬夫》:
注釋參考
行路
行路 (xínglù) 路人,在路上行走的人 passerby 骨肉為行路。——唐· 魏征《諫太宗十思疏》磨鏡
磨治銅鏡。古用銅鏡,須常磨光方能照影。 漢 劉向 《列仙傳·負(fù)局先生》:“ 負(fù)局先生 不知何許人,語似 燕 代 間人,常負(fù)磨鏡局,循 吳 市中,衒磨鏡一錢?!薄短接[》卷七一七引《海內(nèi)士品》:“ 徐孺子 嘗事 江夏 黃公 , 黃公 薨,往會(huì)其葬,家貧無以自致,賷磨鏡具自隨,賃磨取資,然后得前。” 唐 劉得仁 《贈(zèng)道人》詩(shī):“ 長(zhǎng)安 城中無定業(yè),賣丹磨鏡兩途貧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神女》:“問其人,乃 諸 姓,市中磨鏡者也?!?/p>
扣門
敲門?!痘茨献印R俗訓(xùn)》:“扣門求水,莫弗與者,所饒足也?!?晉 陶潛 《乞食》詩(shī):“行行至斯里,扣門拙言辭?!?宋 張綱 《次韻彥達(dá)催詩(shī)》:“扣門頗厭催書債,隱幾憑誰遣睡魔?!薄都t樓夢(mèng)》第九一回:“剛到天明,早有人來扣門?!?/p>
唯識(shí)
佛教語。謂一切事物皆為人的耳、目、口、鼻、身、意、神識(shí)、靈性等八識(shí)所變現(xiàn),沒有心外之物?!独銍?yán)經(jīng)》卷五:“我以諦觀十方唯識(shí),識(shí)心圓明,入圓成實(shí)。” 魯迅 《兩地書·致許廣平六十》:“ 太虛 倒并不專講佛事,常論世俗事情,而作陪之教員們,偏好問他佛法,什么‘唯識(shí)’呀,‘涅槃’哪。”參閱《成唯識(shí)論》。
賣漿
出售茶水、酒、醋等飲料,舊為微賤的職業(yè)。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:“賣漿,小業(yè)也,而 張氏 千萬。” 明 歸有光 《白庵程翁八十壽序》:“下至賣漿販脂之業(yè)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送友人往真定》詩(shī):“賣漿無舊隱,挾瑟有新聲?!?/p>
邢昉名句,逢韓茂貽因贈(zèng)并追傷戴敬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