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王哲《綠頭鴨》
嘆平生,景光奔走萬*。得名牽。休空勞攘,不須頻苦孜煎。這榮耀、趁時顯現(xiàn),似風燭終勿牢堅。走玉常催,飛金每促,更兼愁惱緊纏{1-1}綿。睹浮世、推來暫處,四序換流年。齊捐舍、爭如善根,結(jié)取良緣?;鄣堕_、劈回猛烈智鋒舉、刺轉(zhuǎn)自家聲、能調(diào)雅趣,舊奇韻、堪應(yīng)斯弦。認取元初,搜尋本有,幽微密妙總投玄。得歸一、長春景致,還也任如然。無來去、蓬萊島中,做個神仙。
注釋參考
榮耀
榮耀 (róngyào) 應(yīng)得或能夠贏得崇高稱譽,光榮;光彩或贊賞的習性 glory 良好的名聲或社會名望 honour 花木茂盛鮮艷 bright趁時
亦作“趂時”。1.及時。 宋 陳造 《田家謠》:“飯熟何曾趂時喫,辛苦僅得蠶事畢?!?宋 辛棄疾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和趙景明知縣韻》詞:“君要花滿縣,桃李趁時栽?!?明 沉榜 《宛署雜記·宣諭》:“三月,説與百姓每:趁時耕種,不要懶惰農(nóng)業(yè)?!?周立波 《山鄉(xiāng)巨變》下十四:“家務(wù)事沒人料理,孩子沒人打收管,豬和雞喂得不趁時?!?/p>
(2).乘便,利用有利時機。 元 無名氏 《小孫屠》戲文第三出:“對此三春好景,就西郊這 麗春園 內(nèi)沽賣香醪。一來趁時翫賞;二來恐遇得個情人,亦是天假其便?!?徐興業(yè) 《金甌缺》第二部第十五章:“他不是熬資格、磨歲月,按照年資輩分,穩(wěn)步升到首輔地位的典型的首相,而是那種趁時邀利,平步登天的暴發(fā)戶式的首相?!?/p>
顯現(xiàn)
顯現(xiàn) (xiǎnxiàn) 顯露,露面 appear;show;manifest oneself;reveal oneself風燭
(1).風中之燭。《樂府詩集·相和歌辭十六·古辭<怨詩行>》:“天德悠且長,人命一何促,百年未幾時,奄若風吹燭?!?/p>
(2).風中之燭易滅,后遂以“風燭”喻臨近死亡的人或行將消滅的事物。 晉 王羲之 《題<衛(wèi)夫人筆陣圖>后》:“時年五十有三,或恐風燭奄及,遺教子孫耳?!?前蜀 韋莊 《哭同舍崔員外》詩:“池塘春草在,風燭故人亡?!?梁斌 《播火記》三:“可是老年到來的時候,黑發(fā)里要長出銀絲,跟前沒有一兒半女,怎么度過風燭的晚年呀?”
牢堅
堅固;牢固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無形》:“如使成器入灶更火,牢堅不可復變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廬山桂》詩:“枝干日長大,根荄日牢堅?!?/p>
王哲名句,綠頭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