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柏《疇依》:
至哉子思,憂道失傳。
推本遺訓(xùn),中庸一編。
提挈網(wǎng)維,開示蘊(yùn)奧。
無聲無臭,熟窺其妙。
注釋參考
推本
探究;尋究根源?!妒酚洝v書》:“推本天元,順承厥意?!?司馬貞 索隱:“言王者易姓而興,必當(dāng)推本天之元?dú)庑羞\(yùn)所在,以定正朔,以承天意,故云承順厥意?!薄稘h書·劉向劉歆傳贊》:“ 劉氏 《洪范論》發(fā)明《大傳》,著天人之應(yīng);《七略》剖判藝文,總百家之緒;《三統(tǒng)歷譜》考步日月五星之度。有意其推本之也。” 顏師古 注:“言其究極根本,深有意也?!?宋 王安石 《敕修南郊式表》:“推本知變,實(shí)有考於將來?!?清 惲敬 《得姓述附說》:“ 惲氏 得姓,推本 平通 ,無可依據(jù)。”
遺訓(xùn)
遺訓(xùn) (yíxùn) 前人留下或死者生前所說的有教育意義的話 behest of the deceased中庸
中庸 (zhōngyōng) 儒家的道德標(biāo)準(zhǔn),待人接物不偏不倚,調(diào)和折中 the golden mean (of the Confucian school) 中庸之為德也,甚至矣乎!——《論語·雍也》 見“四書”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德才平常;中材 mediare 材能不及中庸?!獫h· 賈誼《過秦論》王柏名句,疇依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