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南北朝鮑照《春羈詩》:
征人嘆道遐。
去鄉(xiāng)愒路邇。
佳期每無從。
淮陽非尺咫。
春日都游心。
勞情出徙倚。
岫遠(yuǎn)云煙綿。
谷屈泉靡迤。
風(fēng)起花四散。
露濃條旖旎。
暄妍正在茲。
摧抑多嗟思。
嘶聲名邊堅(jiān)。
豈我箱中紙。
染翰餉君琴。
新聲憶解子。
注釋參考
靡迤
亦作“ 靡迆 ”。 1.綿長(zhǎng)貌;連續(xù)不絕貌。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高陵平原,據(jù) 渭 踞 涇 ,澶漫靡迤,作鎮(zhèn)于近?!?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東陽金華山棲志》:“靡迤坡陀,下屬深渚?!?宋 蘇轍 《洛陽李氏園池詩記》:“岡巒靡迆,四顧可挹?!?/p>
(2).曲折行進(jìn)貌?!段倪x·謝靈運(yùn)<田南樹園激流植援>詩》:“靡迤趨下田,迢遞瞰高峰?!?張銑 注:“靡迤,細(xì)走貌。” 唐 陳子昂 《入峭峽安居溪伐木》詩:“靡迤隨波水,潺湲泝淺流?!?/p>
(3).喻指作風(fēng)松弛、拖沓。 宋 蘇轍 《君術(shù)》:“夫是以至寬,而天下無頽惰靡迆之風(fēng);至險(xiǎn),而君臣無猜防逼迫之慮?!?/p>
鮑照名句,春羈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