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戴栩《走筆代書答西士》:
帝城龜百司官事少,故府庭閑長春草。
獨余人事十倍多,一月束龜逾束稿。
我于其間厭見之,語可摹龜百不移。
深處難論淺處俗,今我下筆如黏黐。
自得君龜手不置,報章颯颯生新意。
漫將長句替寒溫,臨流勝寄相思字。
久不哦詩詩律疎,字字偃蹇煩麾呼。
羨君作邑康廬下,柔強伏梗妥以愉。
乃知萬事共一法,神熟意便功轉(zhuǎn)捷。
聽訟固應哲士能,理賦未省通儒層。
往時蔡子尹黃巖,欲試自疑龜屢占。
祗今登用頗袞袞,似此縣債嘗亦廉。
期君規(guī)模卓魯上,隨世功名真漫浪。
幸勿棄我頻琢磨,中年師友半凋喪。
西湖柳色遞晴陰,蒲江遠矣誰共尋。
近聞鄉(xiāng)里一奇事,宿覺庵邊祠水心。
注釋參考
聽訟
聽訟 (tīngsòng) 聽理訴訟;審案 preside at lawsuit;hearing;try a case;administer justice哲士
亦作“喆士”。1.哲人,賢明的人?!稏|觀漢記·田邑傳》:“愚聞丈夫不釋故而改圖,哲士不徼幸而出危?!?唐 韓愈 《答崔立之書》:“求國家之遺事,考賢人哲士之終始,作 唐 之一經(jīng),垂之于無窮。” 明 范濂 《<云間據(jù)目抄>序》:“喆士懷奇抱異,不得感會云龍?!?魯迅 《墳·摩羅詩力說》:“自 柏拉圖 《邦國論》始,西方哲士,作此念者不知幾何人?!?/p>
(2).指智謀之人。《逸周書·史記》:“信不行,義不立,則哲士凌君政。” 朱右曾 校釋:“哲士,智謀之士?!?/p>
未省
未曾,沒有。 唐 白居易 《尋春題諸家園林》詩:“平生身得所,未省似而今?!薄抖鼗妥兾募ぞS摩詰經(jīng)講經(jīng)文》:“剜眼截頭之苦行,未省施為;捨身捨命之殊因,何曾暫作?” 蔣禮鴻 通釋、“﹝未省,﹞未曾,沒有。” 宋 柳永 《鶴沖天》詞:“好天好景,未省展眉則箇?!?宋 蘇軾 《再游徑山》詩:“平生未省出艱險,兩足慣曾行犖確?!?/p>
通儒
指通曉古今、學識淵博的儒者?!段究澴印ぶ伪尽罚骸耙拔锊粸闋奚?,雜學不為通儒?!薄逗鬂h書·賈逵傳》:“ 逵 所著經(jīng)傳義詁及論難百餘萬言,又作詩、頌、書、連珠、酒令凡九篇,學者宗之,后世稱為通儒?!?宋 蘇軾 《答試館職人啟》:“職在翰苑,當發(fā)策而莫辭,識匪通儒,懼品藻之不稱?!?劉師培 《論近世文學之變遷》:“及 乾 嘉 之際,通儒輩出。”
戴栩名句,走筆代書答西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匯家找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