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竿真草草,暴骨竟紛紛
出自清代邢昉《聞戴敬夫由越入閩》:
湖縣忽離群,兵車諒未聞。
揭竿真草草,暴骨竟紛紛。
秋隔苕花岸,心悲建業(yè)云。
遙思于役意,不為武夷君。
注釋參考
揭竿
(1).舉竿;持竿。《莊子·庚桑楚》:“若規(guī)規(guī)然,若喪父母,揭竿而求諸海也?!?成玄英 疏:“似儋揭竿木,尋求大海,欲測深底,其可得乎!” 漢 賈誼 《過秦論上》:“﹝ 陳涉 ﹞斬木為兵,揭竿為旗,天下云集而響應(yīng),贏糧而景從。”
(2).特指武裝bao{1|1}動(dòng)?!杜f唐書·柳璨傳論》:“ 李氏 之失馭也……狐鳴鴟嘯,瓦解土崩。帶 河 礪岳之門,寂無 琨 逖 ;奮挺揭竿之類,唯効 敦 玄 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楊誠齋軍門》:“公嘗入陛見,其署篆者暴虐,激變營兵,亂軍 蒲大芳 揭竿而起?!?陳毅 《滿江紅·黃金海岸》詞:“獨(dú)立 非洲 西北始,揭竿而起相踵接。”
(3).豎立旗竿。《野獲編·科場·旗竿》引 明 王世貞 《觚不觚錄》:“士子鄉(xiāng)會(huì)試得雋,郡縣始揭竿於門,懸捷旗?!?/p>
草草
草草 (cǎocǎo) 馬虎;簡陋從事;不細(xì)致或不全面;慌亂 hastily;carelessly;roughly 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贏得倉皇北顧?!巍?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 他草草收拾了一下,背著包就往東站趕暴骨
(1).暴露尸骨。指死于郊野。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:“今我使二國暴骨,暴矣?!?陸德明 釋文:“暴骨,蒲木反,本或作曝?!?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八:“邊釁既開,三軍暴骨。” 明 梁辰魚 《浣紗記·被擒》:“戰(zhàn)矣哉暴骨砂礫,降矣哉終身夷狄?!?/p>
(2).指暴露的尸骨?!蹲髠鳌ぐЧ辍罚骸?吳 日敝於兵,暴骨如莽?!薄稘h書·匈奴傳下》:“數(shù)年之間,北邊虛空,野有暴骨矣?!?宋 蘇軾 《徐州祭枯骨文》:“暴骨纍纍,見之酸辛。”
紛紛
紛紛 (fēnfēn) 多而雜亂 numerous and confused;in succession 千里黃云白日曛,北風(fēng)吹雁雪紛紛?!啤?高適《別董大》 紛紛暮雪下轅門,風(fēng)掣紅旗凍不翻。——唐· 岑參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 一個(gè)接一個(gè)地,接二連三地 one after another 霓為衣兮風(fēng)為馬,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?!啤?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邢昉名句,聞戴敬夫由越入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彩虹橋跳一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