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衛(wèi)宗武《清明前呈文幾》:
此月才過禊事修,芳辰冉冉逝如流。
牡丹開了寒應(yīng)盡,燕子歸來春又休。
衰鬢難將新綠染,顰眉豈為落紅愁。
勞生擾擾何時(shí)足,已擬拋家理釣舟。
注釋參考
禊事
禊祭之事。指三月上巳臨水洗濯、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動(dòng)?!稌x書·王羲之傳》:“ 永和 九年,歲在癸丑,暮春之初,會于 會稽 山陰 之 蘭亭 ,修禊事也?!?宋 張孝祥 《拾翠羽》詞:“禊事纔過,相次禁煙追逐。” 元 王惲 《清明日錦堤行樂》詩:“浪説 蘭亭 禊事修,年年春好 錦堤 游。”
芳辰
美好的時(shí)光。多指春季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反舌賦》:“對芳辰於此月,屬今余之遵暮?!?唐 陳子昂 《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》詩:“暮春嘉月,上巳芳辰。” 明 楊慎 《壽敘庵司馬弟》詩:“繞膝斑衣當(dāng)蔗境,何須止酒負(fù)芳辰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