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清代乾隆《珍珠泉》:
濟(jì)南多名泉,岳陰{1|1}水所潴。
其中孰巨擘,趵突與珍珠。
趵突固已佳,稍藉人工夫,珍珠擅天然,創(chuàng)見訝仙區(qū)。
卓冠七十二,分匯大明湖,幾曲繞瓊房,一泓映綺疏。
可以滌心志,可以鑒眉須,圓流有靈孕,顆顆旋相于。
乍如歷海嶠,鮫人捧出余,又如對溟渤,三五顯方諸。
作霖仰堯題,澤物留神謨,我來值暮春,農(nóng)夫正新畬。
看彼芃芃者,欣此涓涓如,安得符圣言,遠(yuǎn)近均沾濡。
注釋參考
卓冠
(1).超越?!逗鬂h書·郎顗傳》:“絜白之節(jié),情同皦日,忠貞之操,好是正直,卓冠古人,當(dāng)世莫及。” 宋 俞文豹 《吹劍四錄》:“部內(nèi)惟 清江 之政,卓冠諸縣,設(shè)施不擾,和糴有方?!?/p>
(2).高超卓絕。 明 蔣一葵 《長安客話·牙牌云篆》:“ 武英 程福生 字 孟孺 ,故奇士。臨池可謂兼總古人,卓冠無比,名傾都下?!?/p>
七十二
古以為天地陰陽五行之成數(shù)。亦用以表示數(shù)量多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古者封 泰山 禪 梁父 者七十二家,而 夷吾 所記者十有二焉?!薄队衽_新詠·古樂府詩<相逢狹路間>》:“入門時(shí)左顧,但見雙鴛鴦。鴛鴦七十二,羅列自成行?!?唐 李白 《梁甫吟》:“東下 齊 城七十二,指揮 楚 漢 如旋蓬。” 清 魏源 《三湘棹歌·蒸湘》:“水復(fù)山重行未盡,壓來七十二峰影?!?/p>
大明湖
在 山東省 濟(jì)南 市舊城北部。由 珍珠泉 、 芙蓉泉 、 王府池 等多處泉水匯成,湖面46.5公頃,出 小清河 流入 渤海 。 大明湖 之名始見于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》。據(jù)載城西南有 濼水 ,北為 大明湖 , 宋 代稱 四望湖 。后漸湮塞,半為街市。 金 代起以今城內(nèi)湖沿襲 大明湖 之名。湖水清澈,有 遐園 、 浩然亭 、 北極閣 、 南豐祠 、 匯波樓 、 歷下亭 、 鐵公祠 、 小滄浪 、 辛棄疾紀(jì)念祠 等名勝古跡,為游覽勝地。
一泓
(1).清水一片或一道。 唐 李賀 《夢天》詩:“遙望 齊州 九點(diǎn)煙,一泓海水杯中瀉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京師園亭》:“一泓清池,茅檐數(shù)椽,水木明瑟,地頗雅潔?!?徐遲 《火中的鳳凰》:“就在萬頃良田之間,一泓流水前面,一座拱形石橋,通往私人藏書最大的一家--鐵琴銅劍樓?!?/p>
(2).猶言一汪。 宋 陸游 《龜堂避暑》詩:“硯池湛湛一泓墨,衣焙霏霏半篆香?!?/p>
綺疏
亦作“ 綺疎 ”。指雕刻成空心花紋的窗戶。《后漢書·梁冀傳》:“窻牖皆有綺疎青瑣,圖以云氣仙靈?!?李賢 注:“綺疎謂鏤為綺文。”《文選·孫綽<游天臺山賦>》:“彤云斐亹以翼櫺,皦日炯晃於綺疏?!?李善 注:“ 薛綜 《西京賦》注曰:‘疎,刻穿之也。’刻為綺文,謂之綺疏也?!?五代 張泌 《南歌子》詞:“綺疎飄雪北風(fēng)狂?!?清 趙翼 《題嶺南物產(chǎn)圖六十二韻》:“紅蕉宜綺疏,幽蘭稱空谷?!?/p>
乾隆名句,珍珠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