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韋蟾《上元三首》:
新正圓月夜,尤重看燈時。
累塔嫌沙細(xì),成文訝筆遲。
歸牛疑燧落,過雁誤書遲。
生惜蘭膏燼,遠(yuǎn)為隔歲期。
舉燭光才起,揮毫勢競分。
點時驚墜石,挑處接崩云。
辭異秦丞相,銘非竇冠軍。
唯愁殘焰落,逢玉亦俱焚。
多寶神光動,生金瑞色浮。
照人低入郭,伴月夜當(dāng)樓。
熏穴應(yīng)無取,焚林固有求。
夜闌陪玉帳,不見九枝留。
注釋參考
燭光
燭光 (zhúguāng) 燭炬的亮光 candlelight;candle power 發(fā)光強(qiáng)度的舊單位?,F(xiàn)改用“坎德拉” candle揮毫
[write or draw with a writing-brush;put pen to paper;wield one's writting brush] 寫毛筆字或作畫
此君動輒揮毫于人前
揮毫題字
詳細(xì)解釋運筆。謂書寫或繪畫。 唐 杜甫 《飲中八仙歌》:“ 張旭 三杯草圣傳,脫帽露頂王公前,揮毫落紙如云煙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和王微之登高齋》之三:“揮毫更想能一戰(zhàn),數(shù)窘乃見詩人才?!薄端疂G傳》第三九回:“磨得墨濃,蘸得筆飽,去那bai{1-1}粉壁上揮毫便寫?!?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(bǔ)編·理惠拉壁畫<貧人之夜>說明》:“生地壁畫(Fresco)者,乘灰粉未干之際,即須揮毫傅彩,是頗不容易的?!?/p>
韋蟾名句,上元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