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耿湋《送崔明府赴青城》:
清冬賓御出,蜀道翠微間。
遠(yuǎn)霧開群壑,初陽照近關(guān)。
霜潭浮紫菜,雪棧繞青山。
當(dāng)似遺民去,柴桑政自閑。
注釋參考
遺民
遺民 (yímín) 指改朝換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adherents of a former dynasty 泛指大動亂后遺留下來的人民 survivors of a great upheaval柴桑
(1).古縣名。 西漢 置,因縣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,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。 東漢 末, 諸葛亮 見 孫權(quán) 于此,共圖抗 曹 。 晉 以后歷為 潯陽郡 和 江州 治所。 隋 廢。 晉 郭璞 《江賦》:“鼓洪濤於 赤岸 ,淪餘波乎 柴桑 。”
(2).借指 晉 陶潛 。因其故里在 柴桑 ,故稱。 清 錢謙益 《吳封君七十序》:“指 婁水 為 潯陽 ,即家園為 廬 阜,飲 柴桑 之酒,一觴獨進;鼓 少文 之琴,眾山皆響。” 陳三立 《次韻黃知縣苦雨》:“陸沉共有神州痛,休問 柴桑 漉酒巾?!?/p>
(3).據(jù)《宋書·隱逸傳·陶潛》載, 潛 晚年隱居故里 柴桑 ,有腳疾,外出輒命二兒以籃輿舁之。后因以“柴?!贝腹世?。 清 趙翼 《哭亡兒耆瑞》詩之五:“葬留 嬴 博 空題墓,歸到 柴桑 孰舁輿?”
自閑
(1).亦作“ 自閒 ”。悠閑自得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雜詩》之五:“烈士多悲心,小人媮自閑。” 唐 李白 《山中問答》詩:“問君何事棲碧山,笑而不答心自閑?!?宋 蘇轍 《南齋竹三絕》之一:“幽居一室少塵緣,妻子相看意自閑?!?明 高攀龍 《夏日閑居》詩:“問君何所為?無事心自閒?!?/p>
(2).謂自設(shè)防范?!缎绿茣だ钜暮唫鳌罚骸?夷簡 致位顯處,以直自閑,夫嘗茍辭氣悅?cè)?。?郭沫若 《<虎符>附錄·寫作緣起》:“但在故事里卻絲毫嗅不出這樣的氣息,足見得他們很能以禮自閑,我在劇中也就寫成了這樣?!?/p>
見“ 自閑 ”。
耿湋名句,送崔明府赴青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