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易士達《青陽驛》:
錦繃繡襪兩無成,幾把唐家國祚傾。
帝宿青陽鈴鐸響,起來疑是鼓鼙聲。
注釋參考
青陽
(1).指春天?!妒印と室狻罚骸按簽榍嚓?,夏為朱明?!薄稘h書·禮樂志》:“青陽開動,根荄以遂。” 唐 潘孟陽 《元日和布澤》詩:“青陽初應律,蒼玉正臨軒?!?明 何景明 《發(fā)京邑》詩之三:“青陽藹廢墟,春氣感鳴禽?!?郭沫若 《嘆逝》詩:“可是恨冬日要別離?可是恨青陽久不至?”
(2).明堂名。明堂有五室,位于左面東方的叫青陽,為帝王祭祀、布政之所。《資治通鑒·齊武帝永明十年》:“己未, 魏 主宗祀 顯祖 於明堂以配上帝,遂登靈臺以觀云物,降居青陽左個,布政事?!?胡三省 注引 鄭氏 曰:“青陽左個,大寢東堂北偏?!?/p>
(3).猶清揚,謂眉目清秀。《韓詩外傳》卷一:“ 孔子 曰:‘夫《詩》不云乎:野有蔓草,零露漙兮。有美一人,青陽宛兮?!?漢 應瑒 《神女賦》:“騰玄眸而睋青陽,離朱脣而耀雙輔。”
(4).指青春年少的面容。 唐 李賀 《贈陳商》詩:“黃昏訪我來,苦節(jié)青陽皺。” 姚文燮 注:“苦節(jié)自矢,雖春姿亦為之枯槁也?!?/p>
(5).古代春天郊祀歌名?!妒酚洝窌罚骸俺S辛餍墙?jīng)於詞壇上,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。春歌《青陽》,夏歌《朱明》” 三國 魏 阮籍 《樂論》:“自 西陵 《青陽》之樂,皆取之於竹?!薄稑犯娂そ紡R歌辭三·北齊明堂樂歌十》:“《青陽》奏,發(fā)《朱明》。”
(6).傳說中 黃帝 二十五子之一,與 夷鼓 同為 己 姓?!秶Z·晉語四》:“ 黃帝 之子二十五人。其同姓者,二人而已,唯 青陽 與 夷鼓 ,皆為 己 姓?!?韋昭 注:“ 青陽 , 金天氏 帝 少皞 ?!?/p>
(7).地名。在今 安徽省 青陽縣 。 漢 為 涇縣 地。 唐 置 青陽縣 ,以其地在 青山 之陽而得名。 明 清 屬 安徽 池州府 。 唐 韓翃 《贈別韋兵曹歸池州》詩:“ 楚 竹 青陽 路, 吳 江 赤馬 船?!?宋 張孝祥 《水龍吟·望九華山作》詞:“竹輿曉入 青陽 ,細風涼月天如洗?!?/p>
鈴鐸
(1).金屬響器名。大者為鈴,小者為鐸。作為警戒、教化、齋醮、奏樂之用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聲無哀樂論》:“猶鈴鐸警耳,鐘鼓駭心?!?宋 洪邁 《夷堅丁志·沅州秀才》:“俄聞鈴鐸音,若數(shù)壯夫負巨水,欲上復下?!?/p>
(2).掛于殿、閣、塔、觀檐角的風鈴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摩揭陀國上》:“中門當涂,有三精舍,上置輪相,鈴鐸虛懸?!?清 曹寅 《十六日登虎丘作》詩:“葳蕤寒不鎖,鈴鐸夜微鳴?!?清 唐孫華 《東林寺》詩:“我行山足下,了不聞鈴鐸?!?/p>
(3).鈴鐺。 清 采蘅子 《蟲鳴漫錄》卷一:“手搖鈴鐸,唪誦不輟。” 魯迅 《華蓋集續(xù)編·一點比喻》:“山羊……脖子上還掛著一個小鈴鐸,作為智識階級的徽章。”
起來
起來 (qǐlái) 站立 stand up 你起來給老大爺讓個座兒 起床 get up 他們一起來就下地了 拿起武器、發(fā)動攻擊、起義或zao{1-1}反 arise 起來,不愿做奴隸的人們! 起來 (qǐlái) up 向上;向高處 把孩子抱起來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拿起來 離開床,有時用于命令或號令 起來,起來,我的朋友,放下你的書本鼓鼙
亦作“ 鼓鞞 ”。1.古代軍中常用的樂器。指大鼓和小鼓?!抖Y記·樂記》:“君子聽鼓鼙之聲,則思將帥之臣?!薄杜f唐書·郭子儀傳》:“ 子儀 遣六軍兵馬使 張知節(jié) 、 烏崇福 、羽林軍使 長孫全緒 等將兵萬人為前鋒,營於 韓公堆 ,盛張旗幟,鼓鞞震山谷。” 清 惲敬 《答伊揚州書》之二:“是猶毀鼎彝而鑄刀劍,舍琴瑟而聽鼓鼙?!?/p>
(2).借指征戰(zhàn)?!稌x書·牽秀傳》:“自謂居司直之任,當能激濁揚清;處鼓鞞之間,必建將帥之勛?!?唐 劉長卿 《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》詩:“萬里辭家事鼓鼙, 金陵 驛路 楚 云西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避亂》詩:“為客貪蝦菜,逢人厭鼓鼙。”
易士達名句,青陽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海爾法直升機模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