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塞上》:
塞上今年有事宜,將軍承詔出全師。
精金錯落八尺馬,刺繡鮮明五丈旗。
上谷飛狐傳號令,蕭關積石列城陴。
不應幕府無班固,早晚燕然刻頌詩。
注釋參考
飛狐
要隘名。在今 河北省 淶源縣 北 蔚縣 南。兩崖峭立,一線微通,迤邐蜿蜒,百有馀里。為古代 河北平原 與北方邊郡間的交通咽喉?!稘h書·酈食其傳》:“愿足下急復進兵……距 飛狐 之口,守 白馬 之津,以示諸侯形制之勢?!?顏師古 注引 臣瓚 曰:“ 飛狐 在 代郡 西南?!薄段倪x·陸機<漢高祖功臣頌>》:“東規(guī) 白馬 ,北距 飛狐 ?!?呂延濟 注:“ 飛狐 ,塞名也?!?南朝 梁 虞羲 《詠霍將軍北伐詩》:“ 飛狐 白日晚, 澣海 愁云生?!?/p>
傳號
(1).謂子孫襲封?!稘h書·吳芮傳》:“唯 吳芮 之起,不失正道,故能傳號五世,以無嗣絶,慶流支庶?!?/p>
(2).舊時藏族地區(qū)一種為土司、守備、土官傳達號令的人。 葛頌 《黨的總路線在阿壩藏族自治州的光輝勝利》:“隸屬于土司、守備、土官,并在他們直接指揮下的,尚有頭人、千總、把總、管家、譯字房、傳號、差人和寨首(越是前者地位越高,活動范圍廣)?!?/p>
蕭關
(1).古關名。故址在今 寧夏 固原 東南,為自 關中 通向塞北的交通要沖。《漢書·武帝紀》:“﹝ 元封 四年冬十月﹞通 回中 道,遂北出 蕭關 ?!?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:“《匈奴傳》:‘入 朝郍 蕭關 ’, 蕭關 在 安定 朝郍縣 也?!?唐 盧照鄰 《上之回》詩:“ 回中 道路險, 蕭關 烽候多。”
(2).指 北宋 崇寧 四年為防御 西夏 而筑的 蕭關 ,故址在今 固原 北二百馀里。
(3).古縣名。 唐 神龍 元年(公元705年)置。治所在今 固原 北一百八十里。 至德 后地入 吐蕃 , 大中 間收復,置 武州 治此,旋廢。
(4).古縣名。 唐 中和 四年(公元884年)僑置于 潘原縣 (今 甘肅省 平?jīng)鍪?東),仍為 武州 治所。 五代 周 顯德 中廢。
積石
(1).指積聚在一起的石塊?!稘h書·晁錯傳》:“山林積石,經(jīng)川丘阜,屮木所在,此步兵之地也。”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登石門最高頂》詩:“長林羅戶穴,積石擁基階?!?前蜀 韋莊 《李氏小池亭十二韻》:“積石亂巉巉,庭莎緑不芟?!?/p>
(2).礦石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量知》:“銅錫未採,在眾石之間,工師鑿掘,鑪橐鑄鑠乃成器,未更鑪橐,名曰積石。積石與彼路畔之瓦,山間之礫,一實也?!?/p>
(3).山名。即 阿尼瑪卿山 。在 青海省 東南部,延伸至 甘肅省 南部邊境。為 昆侖山脈 中支, 黃河 繞流東南側(cè)。《書·禹貢》:“導 河 積石 ,至于 龍門 ?!?元 袁桷 《送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》詩之一:“青瑣倦迂散,執(zhí)轡踰關 河 。黃流何奔傾, 積石 何嵯峨?!?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五八:“導 河 積石 歸 東海 ,一字源流奠萬譁?!?鄭觀應 《盛世危言·治河》:“ 河水 發(fā)源 崑崙 之墟,伏流數(shù)千里,涌出地上匯為 星宿海 ,至 積石 流入中國。由 積石 而東北而南三千里至 龍門 ?!?/p>
城陴
亦作“ 城埤 ”。1.猶城堞。 唐 元稹 《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》:“野蓮侵稻隴,亞柳壓城陴?!?/p>
(2).泛指城郭。 宋 王安石 《云山詩送正之》:“云山參差碧相圍,溪水詰屈帶城陴。”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粵西游日記四》:“ 松風亭 在署右土山巔,松陰山色,遙接城埤,月夜尤佳絶?!?清 唐甄 《潛書·去奴》:“城埤之固,甲兵之多,以御寇也?!?/p>
陸游名句,塞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