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朱慶馀《送僧游縉云》
但望青山去,何山不是緣。寺幽堪講律,月冷稱當(dāng)禪。
水落無風(fēng)夜,猿吟欲雨天。尋師若有路,終作緩歸年。
注釋參考
講律
講宣佛教戒律。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明律·智稱》:“遇 穎公 於 興皇 講律, 稱 諮決隱遠(yuǎn),發(fā)言中詣?!?唐 道宣 《續(xù)高僧傳·yi{1-1}解三·法朗》:“就 大明寺 寶誌禪師 受諸禪法,兼聽此寺 彖律師 講律本文?!?唐 柳宗元 《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》:“ 乾元 元年,又命 衡山 立‘毗尼藏’,詔選講律僧七人,師應(yīng)其數(shù)?!?/p>
稱當(dāng)
相稱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詣蔣公》:“ 籍 無 鄒 卜 之德,而有其陋,猥見採擢,無以稱當(dāng)?!?/p>
朱慶馀名句,送僧游縉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