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(shí)有興來還覓句,已無心去即安禪
出自唐代齊己《山中寄凝密大師兄弟》:
一爐薪盡室空然,萬象何妨在眼前。
時(shí)有興來還覓句,已無心去即安禪。
山門影落秋風(fēng)樹,水國光凝夕照天。
借問荀家兄弟內(nèi),八龍頭角讓誰先。
注釋參考
有興
有興味,有趣味?!都t樓夢(mèng)》第一○八回:“ 鳳姐 雖勉強(qiáng)説了幾句有興的話,終不似先前爽利,招人發(fā)笑。”
來還
歸來;回來?!妒酚洝り愯绞兰摇罚骸癌z 楚莊王 ﹞已誅 徵舒 ( 夏徵舒 ),因縣 陳 而有之,羣臣畢賀。 申叔時(shí) 使於 齊 來還,獨(dú)不賀?!?唐 元稹 《酬樂天待漏入閣見贈(zèng)》詩:“謫仙名籍在,何不重來還?”《宋史·樂志十一》:“南溟浮天,旁通百蠻,風(fēng)檣迅疾,琛舶來還。”
覓句
亦作“覔句”。指詩人構(gòu)思、尋覓詩句。 唐 杜甫 《又示宗武》詩:“覓句新知律,攤書解滿牀?!?宋 計(jì)有功 《唐詩紀(jì)事·劉昭禹》:“﹝ 劉昭禹 ﹞嘗與人論詩曰:‘五言如四十箇賢人,著一字如屠沽不得;覔句者,若掘得玉合子,底必有蓋。但精心求之,必獲其寶?!?宋 楊萬里 《和祝汝玉作舉子語之句》:“詞場(chǎng)君擅傾城色,詩社儂凋覓句鬚?!?/p>
無心
無心 (wúxīn) 沒有心情,沒有做某事的念頭 not be in the mood for 無心戀戰(zhàn) 不是存心的 unintentinally;inadvertently;unwittingly 言者無心,聽者有意安禪
佛教語。指靜坐入定。俗稱打坐。 南朝 梁 張纘 《南征賦》:“尋太傅之故宅,今筑室以安禪?!?唐 王維 《過香積寺》詩:“薄暮空潭曲,安禪制毒龍。” 宋 陸游 《病退》詩:“美睡三竿日,安禪半篆香?!?清 讀徹 《送郎癯入匡山》詩:“偶向 匡 廬去,安禪第幾重?” 清 黃景仁 《題上方寺》詩:“試問安禪者,能忘入世情?”
齊己名句,山中寄凝密大師兄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