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回《過句容縣》:
王氣金陵宅,仙家句曲山。
興衰頻返掌,寒燠互循環(huán)。
雪沒陂塘里,春生花樹間。
頗聞糝羊美,無酒破愁顏。
注釋參考
王氣
舊指象征帝王運(yùn)數(shù)的祥瑞之氣。《東觀漢記·光武帝紀(jì)》:“望氣者言, 舂陵城 中有喜氣,曰:‘美哉王氣,鬱鬱蔥蔥?!?唐 劉禹錫 《西塞山懷古》詩(shī):“ 王濬 樓船下 益州 , 金陵 王氣黯然收。”《古今小說·臨安里錢婆留發(fā)跡》:“這術(shù)士喚做 廖生 ……忽一日夜坐,望牛斗之墟,隱隱有龍文五采,知是王氣?!?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三卷第二五章:“ 崇禎 眼看我們 李闖王 要得天下,所以趕快挖了 李 家祖墳,泄了 李 家祖墳上的王氣?!?/p>
金陵
(1).古邑名。今 南京市 的別稱。 戰(zhàn)國(guó) 楚威王 七年(公元前333年)滅 越 后在今 南京市 清涼山 ( 石城山 )設(shè) 金陵邑 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鼓吹曲·入朝曲》:“ 江 南佳麗地, 金陵 帝王州。” 唐 李白 《金陵歌送別范宣》:“ 金陵 昔時(shí)何壯哉!,席卷英豪天下來?!?/p>
(2).中晚 唐 人常以指 潤(rùn)州 (今 江蘇省 鎮(zhèn)江市 )。 唐 李紳 《宿瓜州》詩(shī):“煙昏水郭津亭晚,迴望 金陵 若動(dòng)搖?!?唐 杜牧 《杜秋娘》詩(shī)序:“ 杜秋 , 金陵 女也?!?馮集梧 注:“…… 唐 人謂 京口 亦曰 金陵 ?!?宋 王楙 《野客叢書·北固甘羅》:“ 趙璘 《因話録》言 李勉 至 金陵 ,屢讚 招隱寺 標(biāo)致。蓋時(shí)人稱 京口 亦曰 金陵 ?!?/p>
(3). 北魏 拓跋珪 陵墓。在今 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和林格爾縣 ,故 盛樂城 西北。《魏書·太祖紀(jì)》:“ 永興 二年九月甲寅,上諡 宣武皇帝 ,葬於 盛樂 金陵 ?!?/p>
(4).指 四川 銅陵山 。 唐 王勃 《為人與蜀城父老書》:“山分玉字,水向 金陵 ?!?蔣清翊 注引《后漢書·公孫述傳》注:“ 蜀 有 銅陵山 ?!?/p>
仙家
(1).仙人所住之處?!逗?nèi)十洲記·元洲》:“ 元洲 在北海中,地方三千里,去南岸十萬里,上有五芝玄澗……亦多仙家?!?唐 牟融 《天臺(tái)》詩(shī):“洞里無塵通客境,人間有路入仙家?!?/p>
(2).指仙人。 清 袁枚 《隨園詩(shī)話補(bǔ)遺》卷三:“癸卯春,余游 黃山 ,見絶壁之上,刻‘ 江麗田先生 彈琴處’,疑是古之仙家者流。”《老殘游記》第九回:“這屏上詩(shī)是何人做的?看來只怕是個(gè)仙家罷?” 葉圣陶 《記金華的兩個(gè)巖洞》:“其次是些石鐘乳和石筍,這是什么,那是什么,大都依據(jù)形狀想象成仙家、動(dòng)物以及宮室、器用,名目有四十多?!?/p>
(3).舊時(shí)迷信,用以稱狐仙。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姑妄聽之三》:“渠畏怖不出,我亦實(shí)不忍火攻。茍無大罪,乞仙家捨之。”原注:“里俗呼狐曰仙家?!?/p>
句曲
(1).彎曲?!妒酚洝ぬ旃贂罚骸捌湮饔芯淝判?。”《晉書·天文志中》:“鉤云句曲。” 周作人 魯迅 《<蛻龕印存>序》:“今 秦 璽希有,而 漢 印時(shí)見一二,審其文字,大都方正句曲。”
(2).山名。在今 江蘇省 句容縣 東南。相傳 漢 茅盈 與其弟 固 、 衷 修道于此,故又稱 茅山 。上有 蓬壺 、 玉柱 、 華陽(yáng) 三洞,道家以為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。參閱《梁書·陶弘景傳》、《云笈七籤》卷二七。 唐 韋夏卿 《送顧況歸茅山》詩(shī):“羨君尋 句曲 ,白鵠是三神。” 清 趙翼 《茅山紀(jì)游》詩(shī)之一:“ 句曲 古洞天,距家二百里?!?/p>
方回名句,過句容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登蕺山——— 樓鑰〔宋代〕
- 酬鄧山房尊師——— 仇遠(yuǎn)〔宋代〕
- 水調(diào)歌頭(高嘉定生日和所惠韻)——— 魏了翁〔宋代〕
- 贈(zèng)畫工——— 裘萬頃〔宋代〕
- 聞雷宣徽薨背敕葬歸鄉(xiāng)——— 魏野〔宋代〕
- 和嚴(yán)揆省中宿齋遇令狐員外當(dāng)直之作——— 李逢吉〔唐代〕
- 【雙調(diào)】落梅風(fēng)_客金陵臺(tái)城——— 張可久〔元代〕
- 景定壬戌冬得數(shù)椽于城南慈感渡側(cè)詢之故老云——— 韋居安〔宋代〕
- 和楊三舍人晚秋與崔二舍人張秘監(jiān)苗考功…因以繼和——— 武元衡〔唐代〕
- 六月十五日時(shí)閔雨甚矣三乎——— 趙蕃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