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佚名《十二時/憶少年》:
金徒箭、曉漏延長。
霄極爛星芒。
珠旒絢采,黼袞交章。
宸表寢永昂。
上交合奠鬯流香。
燎揚光。
神錫以百祥。
壽延于無疆。
三時告稔,萬億滿倉箱。
思邊防。
蠻貊盡來王。
注釋參考
三時
(1).指春、夏、秋三季農作之時。《左傳·桓公六年》:“潔粢豐盛,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。” 杜預 注:“三時,春、夏、秋。” 唐 元稹 《茅舍》詩:“我欲他郡長,三時務耕稼。”《新唐書·劉蕡傳》:“愿陛下廢百事之用,以廣三時之務,則播植不愆矣?!?/p>
(2).夏至后半個月。 北周 庾信 《奉和夏日應令》詩:“五月炎蒸氣,三時刻漏長?!?明 周之玙 《農圃六書·占候·五月占》:“夏至后半月為三時,頭時三日,中時五日,三時七日?!?/p>
(3).早、午、晚。 唐 高適 《燕歌行》:“殺氣三時作陣云,寒聲一夜傳刁斗。” 明 劉若愚 《酌中志·大內規(guī)制紀略》:“各有佛堂以供香火,三時鐘磬,宛如梵宮?!?清 龔自珍 《尊隱》:“日有三時,一曰蚤時,二曰午時,三曰昏時?!?/p>
(4). 印度 分一年為熱、雨、寒三時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印度總述》:“ 如來 圣教,歲為三時: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,熱時也;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,雨時也;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,寒時也?!?/p>
(5).佛教謂 釋迦牟尼佛 逝世后,佛法將經(jīng)歷的zheng{1-1}法、像法和末法三大時期。一般認為zheng{1-1}法五百年,像法一千年,末法一萬年。見 南朝 陳 慧思 《立誓愿文》。 唐 窺基 《大乘法苑義林章》卷六:“佛滅度后,法有三時,謂正、像、末。具行教、行、證三,名為zheng{1-1}法;但有教、行,名為像法;有教無餘,名為末法?!?/p>
倉箱
《詩·小雅·甫田》:“乃求千斯倉,乃求萬斯箱?!?鄭玄 箋:“ 成王 見禾穀之稅,委積之多,於是求千倉以處之,萬車以載之。是言年豐收入踰前也。” 朱熹 集傳:“箱,車箱也?!焙笠蛞浴皞}箱”喻豐收。 唐 權德輿 《中書門下賀兩表》:“籉笠就緒,倉箱可期?!?明 徐渭 《賀兵侍江公擢戶書啟》:“邊儲告匱,久無望於倉箱?!?/p>
佚名名句,十二時/憶少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證件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