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朱逵《懷素上人草書歌》:
幾年出家通宿命,一朝卻憶臨池圣。
轉(zhuǎn)腕摧鋒增崛崎,秋毫繭紙常相隨。
衡陽客舍來相訪,連飲百杯神轉(zhuǎn)王。
忽聞風(fēng)里度飛泉,紙落紛紛如跕鳶。
形容脫略真如助,心思周游在何處。
筆下惟看激電流,字成只畏盤龍去。
怪狀崩騰若轉(zhuǎn)蓬,飛絲歷亂如回風(fēng)。
長松老死倚云壁,蹙浪相翻驚海鴻。
于今年少尚如此,歷睹遠(yuǎn)代無倫比。
妙絕當(dāng)動(dòng)鬼神泣,崔蔡幽魂更心死。
注釋參考
妙絕
妙絕 (miàojué) 美妙極了 wonderful 精妙絕倫 perfect鬼神
(1).鬼與神的合稱。《易·謙》:“鬼神害盈而福謙,人道惡盈而好謙?!薄抖Y記·仲尼燕居》:“鬼神得其饗,喪紀(jì)得其哀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鬼神得其饗者,謂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?!?唐 韓愈 《原鬼》:“無聲與形者,鬼神是也?!?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筆記》卷三:“夫古人作書垂后……亦鑒及后人之無賴,故徐引其機(jī),以待有心者之自為覺悟,庶不蹈妄傳之戒,為鬼神所忌耳?!?/p>
(2).泛指神靈、精氣?!妒酚洝の宓郾炯o(jì)》:“養(yǎng)材以任地,載時(shí)以象天,依鬼神以制義。” 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鬼之靈者曰神也。鬼神曰山川之神也?!薄妒酚洝の宓郾炯o(jì)》:“歷日月而迎送之,明鬼神而敬事之。” 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天神曰神,人神曰鬼。又云圣人之精氣謂之神,賢人之精氣謂之鬼。”
(3).偏指鬼;死去的祖先。《左傳·昭公七年》:“今君若步玉趾,辱見寡君……致君之嘉惠,是寡君既受貺矣,何 蜀 之敢望?其先君鬼神實(shí)嘉賴之,豈唯寡君?”《孝經(jīng)·感應(yīng)》:“宗廟致敬,鬼神著矣?!?唐玄宗 注:“事宗廟能盡敬,則祖考來格?!?/p>
(4).指形體與精靈?!抖Y記·禮運(yùn)》:“故人者,其天地之德,陰陽之交,鬼神之會(huì),五行之秀氣也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鬼謂形體,神謂精靈?!都懒x》云:‘氣也者,神之盛也;魄也者,鬼之盛也?!匦误w精靈相會(huì),然后物生?!?/p>
(5).古代指天地間一種精氣的聚散變化?!兑住だM辭上》:“精氣為物,游魂為變,是故知鬼神之情狀?!?韓康伯 注:“盡聚散之理,則能知變化之道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物既以聚而生,以散而死,皆是鬼神所為,但極聚散之理,則知鬼神之情狀也。”后世哲學(xué)家多以陰陽之變、氣的往來屈伸解釋“鬼神”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論死》:“鬼神,陰陽之名也。陰氣逆物而歸,故謂之鬼;陽氣導(dǎo)物而生,故謂之神。”《禮記·中庸》:“鬼神之為德,其盛矣乎。” 程頤 章句:“鬼神,天地之功用,而造化之跡也。 張子 曰:‘鬼神者,二氣之良能也?!拗^以二氣言,則鬼者陰之靈也,神者陽之靈也。以一氣言,則至而神者為神,反而歸者為鬼,其實(shí)一物而已?!薄吨熳诱Z類》卷三:“鬼神只是氣,屈伸往來者氣也?!?/p>
崔蔡
(1). 東漢 崔駰 、 蔡邕 的并稱。二人皆以文章聞名。 唐 劉禹錫 《唐故尚書禮部員外郎柳君集紀(jì)》:“ 子厚 之喪, 昌黎 韓退之 誌其墓,且以書來弔曰:‘哀哉若人之不淑。吾嘗評其文,雄深雅健似 司馬子長 , 崔 蔡 不足多也?!?宋 歐陽修 《答梅圣俞寺丞見寄》詩:“詞章盡 崔 蔡 ,論議皆 歆 向 ?!?/p>
(2). 崔瑗 和 蔡邕 的并稱,二人皆以書法聞名。 唐 朱逵 《懷素上人草書歌》:“妙絶當(dāng)動(dòng)鬼神泣, 崔 蔡 幽魂更心死。”
幽魂
幽魂 (yōuhún) 脫離肉體的靈魂;尤指死人的靈魂,據(jù)認(rèn)為系陰間世界的居民或以人的形象向活人顯示者(迷信) ghost心死
(1).道家謂心無雜念,達(dá)到無我的思想境界。《列子·湯問》:“唯 黃帝 與 容成子 ,居 空峒 之上,同齋三月,心死形廢。徐以神視,塊然見之,若 嵩山 之阿;徐以氣聽,砰然聞之,若雷霆之聲?!?張湛 注:“所謂心同死灰,形若枯木。”參見“ 心若死灰 ”。
(2).謂在精神上崩潰而甘于自棄?!肚f子·田子方》:“夫哀莫大於心死,而人死亦次之?!?/p>
(3).謂哀痛至極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別賦》:“金石震而色變,骨肉悲而心死?!?/p>
(4).絕望。 唐 杜甫 《喜達(dá)行在所》詩之一:“眼穿當(dāng)落日,心死著寒灰。” 蔡夢弼 箋:“ 甫 陷賊中,憶帝引領(lǐng)西望,無人從帝所來,不得消息,是以眼穿心死也?!?茅盾 《賽會(huì)》:“ 金官 鉆進(jìn)帳子里,還沒有心死?!?/p>
朱逵名句,懷素上人草書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