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守庚申夜,同看乙巳占。
出自唐朝皮日休《奉和魯望秋日遣懷次韻》
高蹈為時(shí)背,幽懷是事兼。神仙君可致,江海我能淹。
共守庚申夜,同看乙巳占。藥囊除紫蠹,丹灶拂紅鹽。
與物深無競(jìng),于生亦太廉。鴻災(zāi)因足警,魚禍為稀潛。
筆硯秋光洗,衣巾夏蘚沾。酒甔香竹院,魚籠掛茅檐。
琴忘因拋?zhàn)V,詩存為致簽。茶旗經(jīng)雨展,石筍帶云尖。
鶴共心情慢,烏同面色黔。向陽裁白帢,終歲憶貂襜。
取嶺為山障,將泉作水簾。溪晴多晚鷺,池廢足秋蟾。
破衲雖云補(bǔ),閑齋未辦苫。共君還有役,竟夕得厭厭。
注釋參考
守庚申
信奉道教者每于庚申日通宵靜坐不眠,謂之守庚申。據(jù)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真誥》卷十載,凡庚申之日,尸鬼競(jìng)亂,精神躁穢,夫妻不可同席及言語面會(huì),當(dāng)清齋不寢,屏除欲念,故云。又見 宋 葉夢(mèng)得 《避暑錄話》卷下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玉格》:“七守庚申三尸滅,三守庚申三尸伏?!?唐 程紫霄 《示守庚申眾》詩:“不守庚申亦不疑,此心常與道相依?!?宋 陸游 《春夕睡覺》詩:“積雨恐侵春甲子,昏燈懶守夜庚申?!?/p>
皮日休名句,奉和魯望秋日遣懷次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死亡狂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