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日云林陪杖屨,款承原輩囁嚅翁
出自宋代曹勛《與李先生學(xué)士》:
先生聲徹大明宮,顧肯馳驅(qū)與俗同。
但得琴書娛白日,何須鞭帽犯朝風(fēng)。
未容倦客尋源去,應(yīng)謂斯人底死窮。
它日云林陪杖屨,款承原輩囁嚅翁。
注釋參考
它日
以后的某一天。 唐 無名氏 《迷樓記》:“它日,倭民 王義 上奏?!?明 何景明 《祭李默庵先生文》:“所自就立者,已弗若公所望見者也。即它日又有能自就立,公又安能知耶?” 明 王鏊 《震澤長語·仙釋》:“入其室,金玉斕然盈目。其人恣取以出,而不覺遺其引。它日,內(nèi)庫失金,守藏吏以聞。引有人姓名,曰必此人所盜也?!?/p>
云林
(1).隱居之所。 唐 王維 《桃源行》:“當(dāng)時只記入山深,青溪幾度到云林。” 金 張斛 《還家》詩:“云林無俗恣,相對可終老?!?清 陳大章 《送胡卜子南歸》詩:“白雉岡頭荒圃在,未妨述作老云林。”
(2). 漢 宮館名?!稘h書·外戚傳上·孝宣霍皇后》:“ 霍后 立五年,廢處 昭臺宮 ,后十二歲,徙 云林館 ,乃zi{1-1}殺?!薄稌x書·外戚傳序》:“遂使 悼后 遇 云林 之災(zāi), 愍懷 濫 湖城 之酷?!?/p>
(3).指 云夢澤 ?!段倪x·枚乘<七發(fā)>》:“游涉乎 云林 ,周馳乎蘭澤。” 劉良 注:“ 云林 、 云夢澤 也?!?/p>
(4). 元 代畫家 倪瓚 的別號。 清 侯方域 《倪云林<十萬圖>記》:“壬辰過 陽羨 之 亳村 , 定道人 出所藏 云林 《十萬圖》相示,皆有 云林 自跋?!?清 納蘭性德 《憶江南》詞:“ 江 南好,真箇到 梁溪 。一幅 云林 高士畫,數(shù)行泉石故人題。” 清 沉復(fù) 《浮生六記·閑情記趣》:“余掃墓山中,檢有巒紋可觀之石……用 宜興 窰長方盆疊起一峯,偏於左而凸於右,背作橫方紋,如 云林 石法,巉巖凹凸,若臨江石磯狀?!?/p>
杖屨
(1).手杖與鞋子。古禮,五十歲老人可扶杖;又古人入室鞋必脫于戶外,為尊敬長輩,長者可先入室,后脫鞋?!抖Y記·曲禮上》:“侍坐於君子,君子欠伸,撰杖屨,視日蚤莫,侍坐者請出矣?!?鄭玄 注:“撰猶持也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撰杖屨者,則君子自執(zhí)杖,在坐著屨。”《舊唐書·宦官傳·楊復(fù)恭》:“詔 復(fù)恭 致仕,賜杖屨。”
(2).對老者、尊者的敬稱。 唐 杜甫 《詠懷》之二:“南為 祝融 客,勉強(qiáng)親杖屨,結(jié)託老人星, 羅浮 展衰步。” 仇兆鰲 注:“ 盧 注: 衡山 有 祝融峯 , 董鍊師 在焉,故思一親其杖屨?!?宋 司馬光 《祭穎公文》:“承乏諫垣,造請有禁,不親杖屨,殆將再期,豈意一朝忽為永訣?!?/p>
(3).拄杖漫步。 唐 杜甫 《祠南夕望》詩:“興來猶杖屨,目斷更云沙?!?宋 辛棄疾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盟鷗》詞:“先生杖屨無事,一日走千回?!?明 許時泉 《同甲會》:“杖屨問從何處,蒼山赤葉林丘?!?/p>
囁嚅翁
(1).《新唐書·竇鞏傳》:“ 鞏 字 友封 ,雅裕,有名于時。平居與人言若不出口,世號‘囁嚅翁’?!焙笠蛞苑Q懦弱畏事或不善辭令之人。 元 楊弘道 《贈刁益之》詩:“應(yīng)接尚無衰憊氣,不應(yīng)便作囁嚅翁。” 清 唐孫華 《次王隨庵七十自壽詩原韻》之二:“避世聊為漫浪叟,少言甘號囁嚅翁。”
(2).指 白居易 。 宋 蘇軾 《元日次韻張先子野見和七夕寄莘老之作》:“ 小蠻 知在否,試問 囁嚅翁 。” 王文誥 輯注:“ 次公 曰:囁嚅翁,乃 樂天 也?!眳㈤?唐 范攄 《云溪友議》卷四。
曹勛名句,與李先生學(xué)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