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普濟《偈頌六十五首》:
古佛堂前,三頭六臂。
祖師門下,道絕人荒。
衲僧者里,銀山鐵壁。
慧日峰頂,春風和氣。
注釋參考
佛堂
(1).佛所住的堂殿。《毗奈耶雜事》卷二六“即以右足踏其香殿” 唐 義浄 注:“西方名佛所住堂為健陀俱知。健陀是香,俱知是室。此是香室、香臺、香殿之義。不可親觸尊顏,故但喚其所住之殿,即如此方玉階、陛下之類。然名為佛堂、佛殿者,斯乃不順西方之意也?!?/p>
(2).指供奉佛像的堂殿、堂屋。 清 陳維崧 《江城子·鮑讓侯載酒泛舟小泊城南諸寺紀所見》詞:“驀遇嬌紅澹粉佛堂邊。恰似濕云倚一朵,扶不定,竹欄前?!?張?zhí)煲?《兒女們》二:“走過佛堂的時候他瞟了那邊一眼,瞥見五姨太太在敲著木魚念經?!?/p>
三頭六臂
三頭六臂 (sāntóu-liùbì) 佛經上說佛的法相有三個頭六只臂,用來比喻了不起的本領 be infinitely resourceful;be superhuman with three heads and six arms;have the strength of ten 我李闖王并沒有三頭六臂。——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 成語解釋三個腦袋,六條胳臂。原為佛家語,指佛的法相。后比喻神奇的本領。三頭六臂出處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卷十三:“三頭六臂擎天地,忿怒那吒撲帝鐘?!笔褂美鋮卧涝诮鹧垴勆?,現出三頭六臂,大顯神通。釋普濟名句,偈頌六十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