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器幡然臨摯殞,齎咨遺事謾傳聞
出自宋代蘇頌《太子太保致仕李公挽辭二首》:
衣冠元禮舊龍門,旄鉞西平奕代勛。
官是唐家貴公子,名高漢室故將軍。
四朝人地推時望,千載丘園脫世紛。
國器幡然臨摯殞,齎咨遺事謾傳聞。
注釋參考
國器
(1).國家所需的器材用具?!豆茏印ど街翑?shù)》:“皮革、筋角、羽毛、竹箭、器械、財物,茍合於國器君用者,皆有矩券於上。君實鄉(xiāng)州藏焉,曰某月某日?!?尹知章 注:“矩券,常券……其有皮革之類堪於所用者,所在鄉(xiāng)州有其數(shù),若今官曹簿帳?!?/p>
(2).舊指可以治國的人材?!盾髯印ご舐浴罚骸翱诓荒苎?,心能行之,國器也。”《漢書·韓安國傳》:“於 梁 舉 壺遂 、 臧固 ,至它皆天下名士,士亦以此稱慕之,唯天子以為國器?!?顏師古 注:“國器者,言其器用重大,可施於國政也?!薄稌x書·庾冰傳》:“頃皇家多難,釁故頻仍,朝望國器,與時殲落,遂令天眷下墜,降及臣身?!薄缎绿茣埦琵g傳》:“ 仲方 ,生歧秀,父友 高郢 見,異之,曰:‘是兒必為國器,使吾得位,將振起之?!?/p>
(3).國家的寶器,指鐘鼎之類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任命》:“蓋君子藏器以有待也,畜德以有為也……或運思於立言,或銘勛乎國器,殊途同歸,其致一焉?!?/p>
幡然
幡然 (fānrán) 迅速而徹底地 change quickly and completely 君子之學(xué)如蛻,幡然遷之?!盾髯印ご舐浴?幡然悔悟齎咨
嘆息?!兑住ぽ汀罚骸褒V咨涕洟,無咎?!?王弼 注:“齎咨,嗟嘆之辭也。” 唐 孫樵 《序陳生舉進士》:“累為連帥賓禮,貢之天子,齎咨喑嗚,輒以窮盡。” 明 劉基 《旅興》詩之三七:“浮云不可駐,顧盼空齎咨?!?/p>
遺事
遺事 (yíshì) 前輩或前人留下來的事業(yè) incidents of past ages 于其遺事?!獙O文《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·序》傳聞
傳聞 (chuánwén) 聽到流傳 it is said 傳聞?wù)f你將同她結(jié)婚 通過多人才了解 hearsay 輾轉(zhuǎn)流傳的消息 rumor 傳聞多失蘇頌名句,太子太保致仕李公挽辭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