誹訶蝟毛起,度量牛鼎函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依韻解中道如晦調(diào)》:
二君嗜學(xué)者,不啻食飲貪。
所得才半語,已實猶雙南。
推予當(dāng)獨步,幸勿辭再三。
可因憤悱發(fā),莫為頑鄙談。
大雅固自到,建安殊未甘。
哀哉彼屈宋,徒爾死湘潭。
險句孰敢抗,似入虎穴探。
辛勤不盈襜,況又劇采藍。
誹訶蝟毛起,度量牛鼎函。
人情何多嫉,機巧久已諳。
莫問冠冕貴,自將詩書耽。
興來聊詠懷,字密如排蠶。
曹劉為我駕,顏鮑為我驂。
爰視二子才,并驅(qū)應(yīng)亦堪。
注釋參考
毛起
(1).毛發(fā)豎立?!俄n非子·說林下》:“人見蛇則驚駭,見蠋則毛起。”
(2).形容興起之事如毛一樣眾多。 漢 嚴(yán)遵 《道德指歸論·為學(xué)日增》:“儛文以辯相詘,以巧相勝,毫舉毛起,益以無窮?!?宋 蘇軾 《答宋寺丞書》:“自到郡以來,夏旱秋潦,繼之以橫流之災(zāi),扎瘥之餘,百役毛起,公私騷然未已也?!?/p>
度量
度量 (dùliàng) 容忍、寬容他人的限度 tolerance;magnanimity 他有容人的度量 有時也作“肚量” 計量長短、容積輕重的統(tǒng)稱 measurement牛鼎
(1).可容一牛的鼎。語本《淮南子·詮言訓(xùn)》:“夫函牛之鼎沸,而蠅蚋弗敢入。” 高誘 注:“函牛,受一牛之鼎也?!?魯迅 《故事新編·鑄劍》:“王一見他們的冷笑,便覺自己受愚,回顧武士,想命令他們就將那欺君的莠民擲入牛鼎里去煮殺?!?/p>
(2).謂飯牛負鼎。指 伊尹 負鼎勉 湯 稱王和 百里奚 飯牛車下之事。后以“牛鼎”借指遠大的抱負。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:“ 伊尹 負鼎而勉 湯 以王, 百里奚 飯牛車下而 繆公 用霸,作先合,然后引之大道。 騶衍 其言雖不軌,儻亦有牛鼎之意乎?” 司馬貞 索隱:“《呂氏春秋》云‘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雞’,是牛鼎言 衍 之術(shù)迂大,儻若大用之,是有牛鼎之意。” 明 歸有光 《與沉敬甫》之七:“《水利論》具有前人之論,特為疏剔之。意望當(dāng)事者行其言,以惠東南之民,非有牛鼎之意也?!?/p>
(3).鼎名。其足飾形似牛首。 宋 呂大臨 《考古圖·牛鼎》:“深八寸六分,徑尺有八寸,容一斛。按,今禮圖所載牛羊豕鼎,各以其首飾其足,此鼎之足以牛首為飾,蓋牛鼎也?!薄督鹗贰ざY志一》:“進熟:奠玉幣訖,降還小次。有司先陳牛鼎三、羊鼎三、豕鼎三、魚鼎三,各在鑊右?!?/p>
梅堯臣名句,依韻解中道如晦調(diào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