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王周《自喻》:
予念天之生,生本空疏器。
五歲稟慈訓(xùn),憤悱讀書志。
七歲辨聲律,勤苦會詩賦。
九歲執(zhí)公卷,倜儻干名意。
乞薦鄉(xiāng)老書,幸會春官試。
折桂愧巍峨,依蓮何氣味。
性拙絕不佞,才短無余地。
前年會知己,薦章實非據(jù)。
寧見民說平,空荷君恩寄。
瞿唐抵巴渝,往來名攬轡。
孤舟一水中,艱險實可畏。
群操百丈牽,臨難無茍避。
濆向江底發(fā),水在石中沸。
槌鼓稱打?qū)?,系紉呼下緯。
善惡胡可分,死生何足諱。
騎衡與垂堂,非不知前喻。
臨淵與履冰,非不知深慮。
我今縻搢紳,善地誰人致。
城狐與社鼠,巧佞誰從庇。
奴顏與婢膝,丑直誰從媚。
妻兒夐限越,容顏幾憔悴。
致身霄漢人,呃嚱盡賢智。
注釋參考
致身
《論語·學(xué)而》:“事父母能竭其力,事君能致其身,與朋友交言而有信。”原謂獻身。后用作出仕之典。 唐 杜甫 《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》之七:“ 長安 卿相多少年,富貴應(yīng)須致身早。”
霄漢
霄漢 (xiāohàn) 云霄和天河,指天空,比喻朝庭 the sky;heaven 氣凌霄漢呃嚱
亦作“呝嚱”。嘆詞。嘆息聲。 五代 王周 《自喻》詩:“致身霄漢人,呝嚱盡賢智。”
賢智
(1).有賢德有才智?!俄n非子·難勢》:“由此觀之,賢智未足以服眾,而勢位足以詘賢者也?!薄逗鬂h書·文苑傳下·邊讓》:“竊見令史 陳留 邊讓 ,天授逸才,聰明賢智。” 清 先著 《述懷》詩:“雖有賢智人,惟與憂患并?!?/p>
(2).賢人智士。《慎子·威德》:“官不足,則道理匱;道理匱,則慕賢智?!?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養(yǎng)生》:“何賢智操行,若此之難;婢妾引決,若此之易,悲夫!” 宋 王安石 《上仁宗皇帝言事書》:“此朝廷所以多不肖之人,而雖有賢智,往往困於無助,不得行其意也?!?清 魏源 《默觚上·學(xué)篇十二》:“賢智之過,有時與愚不肖相去唯阿,況以利欲濟其氣質(zhì),但有不及無太過乎?”
王周名句,自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