兕容于野雖非地,豹澤其文似識時
出自宋代鄭清之《比以拙詩戲調(diào)張籍不知作者已盈軸矣輒矣輒和》:
展也虞朝遮績熙,合修厥貢暨熊貍。
兕容于野雖非地,豹澤其文似識時。
毛革正須供有用,血牙安事殺為嬉。
國僑惠政人誰犯,虎聽多應(yīng)謝子皮。
注釋參考
非地
(1).猶言是非之地。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盧仝》:“噫!一蹈非地,旋踵逮殃,玉石俱爛,可不痛哉!”
(2).不適宜去的地方。 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文章政事》:“男女無父母之命,私有所從,王法不許;父母違男女之愿,置之非地,公論豈容?”
識時
見“ 識時務(wù) ”。
鄭清之名句,比以拙詩戲調(diào)張籍不知作者已盈軸矣輒矣輒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影貓電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