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嵲《齋祠湖上作》:
還山映平湖,未厭傷極目。
籃輿值初晴,步步轉(zhuǎn)湖曲。
宿霧郁喬林,寒曦煦穹谷。
廢剎今幾時,浮圖在山腹。
村荒樵牧多,歲晚稉稻熟。
曲岸倒菰蒲,回潭聚鳧鶩。
前瞻嵐嶺分,右顧緣原綠。
游眺暫蕭疏,沉吟反羈束。
齋祠奉簡書,尸素慚微祿。
日暮聞幽禽,眷此林下宿。
注釋參考
幾時
幾時 (jǐshí) 什么時候,哪一天 when;what time 你幾時來浮圖
浮圖 (fútú) 梵語音譯,對佛或佛教徒的稱呼,也專指和尚。也作“浮屠”“佛圖” Buddha 唐浮圖 慧褒始舍于其址。—— 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 指佛塔 Buddha Stupa 救人一命,勝造七級浮屠山腹
山腹 (shānfù) 山中腹地,山中間的部分 the middle of a mountain張嵲名句,齋祠湖上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