況復(fù)登堂處,分明避暑時
出自唐代李端《奉和王元二相避暑懷杜太尉》:
艱難嘗共理,海晏更相悲。
況復(fù)登堂處,分明避暑時。
綠槐千穗綻,丹藥一番遲。
蓬蓽今何幸,先朝大雅詩。
注釋參考
況復(fù)
亦作“況復(fù)”。1.更加;加上。 隋煬帝 《白馬篇》:“本持身許國,況復(fù)武功彰?!?唐 杜甫 《寄杜位》詩:“干戈況復(fù)塵隨眼,鬢髮還應(yīng)雪滿頭?!?明 梁辰魚 《于虎丘殿階遇張月容》曲:“眼波橫,況復(fù)香肩偷憑?!?/p>
(2).何況,況且?!蛾悤そ倐鳌罚骸皼r復(fù)才未半古,尸素若茲。” 唐 馬總 《意林·傅子》:“蜘蛛作羅,蜂之作窠,其巧亦妙矣,況復(fù)人乎?” 唐 劉駕 《寄遠(yuǎn)》詩:“得書喜猶甚,況復(fù)見君時。”
(3).仿佛,好像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一三四:“呼之迴面視,況復(fù)不相識?!?/p>
登堂
升上廳堂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闔閭內(nèi)傳》:“入門不咳,登堂無聲,二不肖也?!?唐 李賀 《感諷》詩之一:“縣官踏飡去,簿吏復(fù)登堂?!薄墩f唐》第十回:“二人攜手登堂,喜動顏色,頂禮相拜?!?瞿秋白 《餓鄉(xiāng)紀(jì)程》十二:“現(xiàn)在已到門庭,請舉步入室登堂罷?!?/p>
分明
分明 (fēnmíng) 清楚(明白)狀 clearly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,汝在九原,當(dāng)分明記之?!濉?袁枚《祭妹文》 簡單明了地 plainly 這分明不對 清楚地劃開界限 clearly demarcated避暑
避暑 (bìshǔ) 到?jīng)鏊牡胤蕉冗^炎熱的暑期 pass the summer holidays;be away for the summer holidays;spend a holiday at a summer resort 避免中暑 prevent sunstroke李端名句,奉和王元二相避暑懷杜太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