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王哲《望蓬萊》:
詞意悟,就上好修修。
意馬心猿都捉住,攀緣愛念一齊休。
善事莫遲留。
三教好,妙理最深幽。
擺脫浮生并世事,這回前路赴蓬洲。
此個是歸
注釋參考
擺脫
擺脫 (bǎituō) break away;cast (shake,throw) off;get rid of 沖破束縛和障礙而獲得自由 擺脫家庭的束縛 采取不同的路線;離開 擺脫了舊的傳統(tǒng) 終止關(guān)系、聯(lián)系、協(xié)議或協(xié)定 break with 擺脫傳統(tǒng)浮生
語本《莊子·刻意》:“其生若浮,其死若休?!币匀松谑?,虛浮不定,因稱人生為“浮生”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答客》詩:“浮生急馳電,物道險絃絲?!?唐 元稹 《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》詩:“自言行樂朝朝是,豈料浮生漸漸忙。” 明 王錂 《春蕪記·宴賞》:“浮生回首如馳影,能消幾度閒愁悶?!?茅盾 《追求》三:“永別了!如夢的浮生,謎一樣的人生!”
并世
同時代。 康有為 《<人境廬詩草>序》:“吾於并世賢豪多友之?!?清 鄒容 《獄中答西狩》詩:“并世無知己,吾生苦不文。” 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末編·關(guān)于太炎先生二三事》:“考其生平,以大勛章作扇墜,臨總統(tǒng)府之門,大詬 袁世凱 的包藏禍心者,并世無第二人?!?/p>
並世:同存于世;同時。《墨子·兼愛下》:“吾非與之并世同時,親聞其聲,見其色也。”《史記·仲尼弟子列傳》:“ 孔子 皆后之,不并世?!?宋 黃庭堅 《題劉將軍雁》詩:“ 祁連 將軍一筆鴈,生不并世俱名家?!?清 方苞 《<畿輔名宦志>序》:“而史作於異代,其心平,故其事信。若郡州縣志,則并世有司之所為耳。其識之明,未必能辨是非之正?!?
隨世?!妒酚洝っ献榆髑淞袀鳌罚骸跋刃蚪褚陨现?黃帝 ,學(xué)者所共術(shù),大并世盛衰,因載其禨祥度制,推而遠(yuǎn)之,至天地未生,窈冥不可考而原也?!?司馬貞 索隱:“言其大體隨代盛衰,觀時而説事?!?
竝世:同時?!读凶印ちγ罚骸?北宮子 謂 西門子 曰:朕與子竝世也,而人子達(dá)?!?
前路
前路 (qiánlù) 前面的道路 journey ahead 比喻以往的歲月或未來的歲月 past or future 茫茫前路王哲名句,望蓬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