錢從民來復(fù)還民,涂血不用子母蚨
出自宋代姚勉《次楊監(jiān)簿上陳守賑災(zāi)韻》:
稻田碁局分郊區(qū),人煙盡障聯(lián)城隅。
新秧入夏種俱了,一色秀綠連天鋪。
年豐正為憂國愿,雨霪忽動民愁吁。
浪浪竹瓦日鳴瀑,爛爛苔砌長跳珠。
江流入市舞稿楫,野潦斷路迷樵蘇。
孤樹空留白屋少,平地欲縮青天舒。
犬雞登桅叫云霧,蛟鼉上岸疑江湖。
使君視民容有蹙,憂且蕭墻非顓臾。
家沒半扉{上圭下黽}上灶,食不一粟糟為餔。
鶉衣鵠形避淪沒,槁項(xiàng)髫額相攜扶。
下車以來宣德意,但有寬政無急符。
溺饑沓至蓋由己,食必稷奏土禹敷。
故侯遺我四百萬,指此亟作民良圖。
饋無所處不受是,君子貨取安可乎。
分甘固欲買不語,溝清那肯同渠污。
一朝盡散色不靳,可使被澤遺匹夫。
錢從民來復(fù)還民,涂血不用子母蚨。
坐令雁澤得復(fù)集,豈但魚沫聊相濡。
四旬奚堪水五至,十室不忍煙九無。
只求編氓易菜色,寧計(jì)私橐如匏虛。
方今污使?fàn)幥譂O,溪壑不厭求贏余。
官錢花破入私帑,期限火急催民輸。
貪者盡笑公迂儒,安得天下皆公迂。
注釋參考
復(fù)還
1.回返。 2.恢復(fù),歸還。不用
不用 (bùyòng) 用不著,不必 need not 不用你管這事 你留步吧,不用下去了子母
(1).母子。亦指母女。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夫 章子 ,豈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屬哉?”《史記·高祖本紀(jì)》:“老父已去, 高祖 適從旁舍來, 呂后 具言客有過,相我子母皆大貴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一:“ 法本 眾僧徒,別了 鶯鶯 、夫人子母,佛堂里自監(jiān)覷,覷著收拾鋪陳來的什物?!薄端疂G傳》第二回:“兩個(gè)恐怕連累,只得去殿帥府首告:‘ 王教頭 棄家在逃,子母不知去向?!?/p>
(2).指大小、主從關(guān)系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八:“昔聞 東陵 瓜,近在 青門 外。連畛距阡陌,子母相鉤帶?!薄锻ㄖ尽た傂颉罚骸拔挠凶幽福黝悶槟?,從類為子。凡為字書者皆不識子母?!?/p>
(3).古稱錢幣輕而幣值低者為子,重而幣值高者為母?!秶Z·周語下》“古者天災(zāi)降戾,於是乎量資幣、權(quán)輕重,以振救民。民患輕,則為作重幣以行之,於是乎有母權(quán)子而行,民皆得焉” 三國 吳 韋昭 注:“重曰母,輕曰子。以貿(mào)物,物輕則子獨(dú)行,物重則以母權(quán)而行之也。子母相通,民皆得其欲也?!?唐 杜甫 《乾元元年華州試進(jìn)士策問》之五:“夫時(shí)患錢輕,以至於量資幣,權(quán)子母。代復(fù)改鑄,或行乎前榆莢、后契刀。” 仇兆鰲 注引 應(yīng)劭 曰:“母,重也,其大倍,故為母。子,輕也,其輕小半,故為子?!?/p>
(4).猶言本利。子,利息;母,本金。 唐 柳宗元 《道州文宣王碑》:“立廩以周食,圃畦以毓蔬,權(quán)其子母,贏且不竭?!?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秀姑》:“獲百金,入都營運(yùn)。半年,子母幾相等。” 金和 《印子錢》詩:“今日與女錢十千,明日與我三百錢,三百復(fù)三百,如此五十日,累累十五千,子母償始畢?!?/p>
(5).指杯盤。 唐 張鷟 《朝野僉載》卷一:“ 龍朔 年已來,百姓飲酒作令,云:‘子母相去離,連臺拗倒?!幽刚?,盞與盤也;連臺者,連盤拗倒盞也。”
姚勉名句,次楊監(jiān)簿上陳守賑災(zāi)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