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史浩《踏莎行》
歌舌鶯嬌,舞腰蜂細(xì)。華堂是處皆頤指。四弦獨(dú)擅席中春,移船出塞聲能繼。慢拈幽情,輕攏柔思。其中有口傳心事。主人燈火下樓時(shí),偏渠領(lǐng)略深深意。
注釋參考
其中
其中 (qízhōng) 那里面;那中間 among;in (which) 樂在其中有口
敢言善辯?!妒酚洝めB生陸賈列傳》:“ 孝惠帝 時(shí), 呂太后 用事,欲王諸 呂 ,畏大臣有口者?!薄稘h書·陸賈傳》引此文, 顏師古 注曰:“有口,謂辯士?!薄赌鲜贰な捗憘鳌罚骸?脩 中直兵參軍 陳晷 甚勇有口,求為覘候,見獲,以辭烈被害。” 明 劉若愚 《酌中志·內(nèi)臣職掌紀(jì)略》:“又 姜淮 者,少年有口。值 殷太史 士瞻 教書,偶不在室, 淮 戴其紗帽,束其帶,正在室中搖擺作勢(shì), 殷 猝至, 淮 不知帶插橫解法, 殷 不懌。 淮 曰:‘師父還繫玉帶哩,此銀帶何足貴?’ 殷 笑而釋之?!?/p>
傳心
(1).佛教禪宗指?jìng)鞣ā3踝?達(dá)摩 來華,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,謂法即是心,故以心傳心,心心相印。見 唐 希運(yùn) 《傳心法要》。 唐 王維 《同崔興宗送瑗公》詩:“一施傳心法,惟將戒定還?!?唐 齊己 《荊渚逢禪友》詩:“閒吟莫忘傳心祖,曾立階前雪到腰。” 宋 計(jì)有功 《唐詩紀(jì)事·裴休》:“ 休 會(huì)昌 中官於 鐘陵 ,請(qǐng) 運(yùn) ( 希運(yùn) )至郡,以所解一篇示之。師不顧曰:‘若形於紙墨,何有吾宗!’ 休 問其故。曰:‘上乘之印,唯是一心,更無別法……’ 休 録之為《傳心法要》云?!?清 道霈 《重刊<?jí)?jīng)>緣起》:“佛佛出世,祖祖?zhèn)餍??!?/p>
(2).指儒家的道統(tǒng)傳授。 宋 何坦 《西疇常言》:“道統(tǒng)之傳自 堯 舜 ,《書》雖載‘精一’傳心,而學(xué)之名未著也?!?/p>
史浩名句,踏莎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我愛跑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