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思每嘆息,浩歌徒慨慷
出自宋代晁公溯《王伯厚和予墻字韻因用其韻記五月八日同飲池》:
羅人工詞賦,作者司馬揚。
其聲中律呂,今有房中章。
顧嘗評筆力,蓋可補詩亡。
追思每嘆息,浩歌徒慨慷。
雖無銅水池,想見金芝芳。
屬此樂大予,遍之署清商。
是邦故俎豆,夫豈數(shù)樂浪。
能唱襄陽曲,不減大堤倡。
助我飲在泮,慚君并游梁。
臨波攬芙蓉,翠葉以為觴。
酌酒滿貯之,如挹白露光。
放杯且勿遽,更當謀樂方。
左右嗟未省,旁觀猶堵墻。
注釋參考
追思
追思 (zhuīsī) 回想;回憶 recollect 追思往昔嘆息
嘆息 (tànxī) 嘆氣 sigh;heave a sigh 惟聞女嘆息。——《樂府詩集·木蘭詩》 未嘗不嘆息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 聞琵琶已嘆息?!啤?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倚杖自嘆息?!啤?杜甫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》 僅嘆息曰?!顿Y治通鑒》 御史嘆息去?!濉?張廷玉《明史》 制府繞階嘆息,知變生肘腋,頃刻間便有作亂之事。——清· 魏源《圣武紀》 嘆美;贊嘆 praise;gasp in admiration 姑娘此時,除了心中感激,點頭嘆息之外,再無別話。——《兒女英雄傳》浩歌
放聲高歌,大聲歌唱?!冻o·九歌·少司命》:“望美人兮未來,臨風怳兮浩歌?!?唐 杜甫 《玉華宮》詩:“憂來藉草坐,浩歌淚盈把?!?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一二九:“ 陶潛 詩喜説 荊軻 ,想見《停云》發(fā)浩歌?!?魯迅 《野草·墓碣文》:“于浩歌狂熱之際中寒;于天上看見深淵。”
慨慷
亦作“ 慨忼 ”。1.感慨。 晉 左思 《雜詩》:“壯齒不恒居,歲暮常慨慷?!?宋 陸游 《初夏休日園中閑賦》詩:“良時動人懷,東望一慨慷?!?清 姚鼐 《瞻園松石歌為陳東浦方伯作》:“人事興衰變倏忽,古蹟銷磨多慨慷。”
(2).情緒激昂。 晉 成公綏 《嘯賦》:“時幽散而將絶,中矯厲而慨慷。” 宋 文天祥 《白溝河》詩:“思公有奇節(jié),一死何慨慷!” 清 顧炎武 《哭楊主事廷樞》詩:“竟入南冠囚,一死神慨忼。” 清 周永銓 《義卒行》:“翻然出門去,意氣何慨慷!”
晁公溯名句,王伯厚和予墻字韻因用其韻記五月八日同飲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