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吳芾《渡錢塘江》:
萬頃煙波一葉輕,風(fēng)來枕上覺涼生。
我行觸熱渾無奈,卻喜身心得頓清。
注釋參考
我行
猶言我這里。《水滸傳》第十四回:“ 雷橫 又駡道:‘賊頭賊臉賊骨頭,必然要連累 晁蓋 !你這等賊心賊肝,我行須使不得?!?/p>
觸熱
(1).冒著炎熱。 漢 崔駰 《博徒論》:“﹝博徒﹞乃謂曰:‘子觸熱耕耘,背上生鹽?!?唐 杜甫 《送高書記》詩:“借問今何官,觸熱向 武威 ?” 清 無名氏 《燕臺口號》之十六:“往來觸熱人告許,一晌心涼恐未能。”
(2).比喻煩躁易怒。 元 關(guān)漢卿 《謝天香》第一折:“從今后無倒斷嗟呀怨咨,我去這觸熱也似官人行將禮數(shù)使。”
無奈
無奈 (wúnài) 沒有別的辦法 have no choice;cannot help but 無奈反對意見太多,只得取消會議 表示“惋惜”的轉(zhuǎn)折 however;but心得
心得 (xīndé) 在實(shí)踐中體驗(yàn)或領(lǐng)會到的知識、技能等 what one has learned from work, study, etc.吳芾名句,渡錢塘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