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強(qiáng)至《贈李熊先輩二首》:
崷崒閩人秀,夫君得最完。
文章醇不雜,氣質(zhì)渾無刓。
場屋聞新詔,鄉(xiāng)閭正素冠。
天應(yīng)老賢業(yè),頭角壯年蟠。
注釋參考
場屋
谷場上的小屋。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續(xù)錄四》:“有人見黑狐醉臥場屋中?!?王厚禮 王可祥 《一個做了三年生產(chǎn)規(guī)劃的合作社》:“除了搞好田間生產(chǎn)以外,又抽出兩千多勞動日參加了其他基本建設(shè),例如填大場、蓋場屋、筑壩、開渠、作豆腐、推粉等?!?/p>
(1).戲場。 唐 元稹 《連昌宮詞》:“夜半月高絃索鳴, 賀老 琵琶定場屋?!?清 顧炎武 《日知錄·場屋》:“場屋者,於廣場之中而為屋,不必皆開科試士之地也……故戲場亦謂之場屋?!?/p>
(2).科舉考試的地方,又稱科場。 宋 王禹偁 《謫居感事》詩:“空拳入場屋,拭目看京師。” 宋 歐陽修 《送徐生之澠池》詩:“名高場屋已得雋,世有龍門今復(fù)登?!薄顿Y治通鑒·唐武宗會昌六年》:“ 景莊 老於場屋,每被黜,母輒撻 景讓 ?!?胡三省 注:“ 唐 人謂貢院為場屋,至今猶然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顏氏》:“閨中人,身不到場屋,便以功名富貴似汝廚下汲水炊白粥。”
(3).引申指科舉考試。 宋 王禹偁 《贈別鮑秀才序》:“或門fa{1-1}淪墜者,繼其絶以第之;或場屋衰晚者,哀其窮以與之。” 阿英 《藝術(shù)家的故事·重塑杜甫像》:“經(jīng)過一年多,突然有一個久困場屋、靠‘捻小像’為生的儒生來應(yīng)募?!?/p>
鄉(xiāng)閭
亦作“鄊閭”。1.古以二十五家為閭,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(xiāng),因以“鄉(xiāng)閭”泛指民眾聚居之處?!豆茏印び坠佟罚骸伴f男女之畜,修鄉(xiāng)閭之什伍?!薄赌淆R書·禮志上》:“郡縣有學(xué),鄉(xiāng)閭立教?!?宋 王安石 《原教》:“夫婦者無失其為夫婦也,率是也有賞,不然則罪,鄉(xiāng)閭之師,族酇之長?!?/p>
(2).家鄉(xiāng);故里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大人先生傳》:“少稱鄉(xiāng)閭,長聞邦國?!?宋 曾鞏 《應(yīng)舉啟》:“足跡不游於場屋,姓名不署於鄉(xiāng)閭。” 元 秦竹村 《行香子·知足》曲:“壯歲鄉(xiāng)閭,養(yǎng)志閑居。” 清 朱彝尊 《題張上舍劭竹林獨坐圖》詩:“十年不對鄉(xiāng)閭竹,垞北垞南思sha{1-1}人?!?清 汪文桂 《秋日同季弟歸里和韻》:“秋深才得返鄊閭,弱弟偕行賦《遂初》。”
(3).鄉(xiāng)親;同鄉(xiāng)。《后漢書·朱儁傳》:“ 儁 以孝致名,為縣門下書佐,好義輕財,鄉(xiāng)閭敬之。”《舊唐書·高季輔傳》:“丑言過行,見嗤於鄉(xiāng)閭;忘義私昵,取擯於親族?!?宋 蘇轍 《巢谷傳》:“予以鄉(xiāng)閭,故幼而識之?!?明 無名氏 《白兔記·祭賽》:“鄉(xiāng)閭來朝賀,社戶保災(zāi)非?!?/p>
素冠
(1).白色的帽子。古代遭兇喪事時所戴?!抖Y記·曲禮下》:“大夫、士去國,踰竟,為壇位,鄉(xiāng)國而哭,素衣、素裳、素冠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素衣、素裳、素冠者,今既離君,故其衣、裳、冠皆素,為兇飾也?!?/p>
(2).《詩·檜風(fēng)·素冠》:“庶見素冠兮,棘人欒欒兮。” 毛 傳:“庶,幸也;素冠,練冠也?!庇帧丁此毓凇敌颉罚骸啊端毓凇?,刺不能三年也。” 毛 傳:“喪禮,子為父,父卒,為母,皆三年,時人恩薄禮廢,不能行也?!焙笠蛞浴八毓凇睘閷Σ荒芸吮M孝道者的譏刺語。《晉書·顧和傳》:“吾在常日猶不如人,況今中心荒亂,將何以補(bǔ)於萬分,祇足以示輕忘孝道,貽素冠之議耳?!薄侗笔贰ば⑿袀餍颉罚骸八鼓嗽娙怂运妓毓?, 孔 門有以責(zé)衣錦也。” 宋 王禹偁 《記孝》:“古者大臣有喪,三年不呼其門。故 閔子 腰絰從公,《春秋》謂君使之非也,《素冠》之詩,疾之已甚。”
強(qiáng)至名句,贈李熊先輩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