筇枝拄到峰頭閣,天籟都?xì)w十八公
出自宋代薛紹彭《經(jīng)行三首》:
辯士祠邊半嶺松,不容凡木亂江風(fēng)。
筇枝拄到峰頭閣,天籟都?xì)w十八公。
注釋參考
筇枝
筇竹杖。 唐 張祜 《贈(zèng)僧云棲》詩:“麈尾與筇枝,幾年離石壇。” 宋 陸游 《眉州披風(fēng)榭拜東坡先生遺像》詩:“百年醉魂吹不醒,飄飄風(fēng)袖筇枝橫?!?宋 陸游 《游西村》詩:“藥笈可賒山店酒,筇枝時(shí)打野僧門?!眳⒁姟?筇竹杖 ”。
峰頭
1.亦作"峰頭"。 2.峰頂。天籟
天籟 (tiānlài) 自然界的聲音,物自然而然發(fā)出的聲音。如風(fēng)聲、鳥聲、流水聲等 sounds of nature十八公
指松。松字拆開則為十、八、公三字,故稱。《藝文類聚》卷八八引 晉 張勃 《吳錄》:“ 丁固 夢松樹生其腹上。人謂曰:‘松字,十八公也。后十八年,其為公乎!’” 宋 蘇軾 《夜燒松明火》詩:“坐看十八公,俯仰灰燼殘?!?元 方回 《七月三日朱用和羅弘道同訪南山無竭師》詩:“臨軒十八公,老壽藤蘿纏。”
薛紹彭名句,經(jīng)行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