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董嗣杲《次趙屯》:
船沿江北行,不見江邊樹。
颯颯蘆葦空,棲雁泣如訴。
波濤極沖撞,沙岸已頹仆。
東傍趙屯來,結(jié)茅是誰住。
檐破炊煙散,豈足御風(fēng)露。
小兒索午飯,病婦織芒屨。
良人糴米出,煙江未明度。
妻兒久待歸,頸佇想回路。
今年遷避早,寒衣不曾具。
薄業(yè)何能問,茍且遣朝暮。
此地多遺基,向也盛生聚。
關(guān)洛幾時清,徒激沖冠怒。
客子重吁嗟,半世多窘步。
無位進瞽言,慨此歲月誤。
有地不可耕,有天不可籲。
抆淚歸來休,三徑想如故。
注釋參考
良人
良人 (liángrén) 古時夫妻互稱為良人,后多用于妻子稱丈夫 (ancient) husband 古代指非奴婢的平民百姓(區(qū)別于奴、婢) ordinary people 清白人家的婦女 woman 清平世界,是何道理,把良人調(diào)戲?!端疂G傳》煙江
煙霧彌漫的江面。 唐 韓偓 《詠燈》:“高在酒樓明錦幕,遠隨漁艇泊煙江?!?南唐 李煜 《送鄧王二十弟從益牧宣城》詩:“咫尺煙江幾多地,不須懷抱重凄凄。” 宋 陸游 《遙夜》詩:“煙江新雁下,竹塢暗螢流。”
明度
寬宏的度量。《晉書·山濤傳》:“ 白褒 奏君甚妄,所以不即推,直不喜兇赫耳。君之明度,豈當(dāng)介意耶!”
董嗣杲名句,次趙屯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