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洪咨夔《哭都城火》:
九月丙戌夜未中,祝融漲焰通天紅。
曾樓杰觀舞燧象,綺峰繡陌奔燭龍。
始從李博士橋起,三面分風(fēng)十五里。
崩摧洶洶海潮翻,填咽紛紛釜魚死。
開禧回祿前未聞,今更五分多二分。
大涂小撤噤不講,拱手坐視連宵焚。
殿前將軍猛如虎,救得汾陽令公府。
祖宗神靈飛上天,痛哉九廟成焦土。
注釋參考
前將軍
古代軍銜,始于 戰(zhàn)國 , 秦 漢 魏 晉 南北朝 沿置。位在大將軍、驃騎將軍之下。《史記·李將軍列傳》:“大將軍、驃騎將軍大出擊 匈奴 , 廣 數(shù)自請行。天子以為老,弗許;良久乃許之,以為前將軍?!?/p>
汾陽
(1). 汾水 之北地區(qū)。 春秋 時屬 晉 。《國語·晉語二》:“中大夫 里克 與吾矣,吾命之以 汾陽 之田百萬?!?/p>
(2).猶 汾 射 。《晉成帝哀冊》:“韻隆 汾陽 ,道侔垂拱?!?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山居賦》:“黃屋實(shí)不殊於 汾陽 即事也?!?南朝 陳 徐陵 《丹陽上庸路碑》:“屈至道於 汾陽 ,勞疑神於 藐射 ?!?/p>
公府
公府 (gōngfǔ) 古代官署名。三公(太尉,司徒,司空)的官署,屬中央一級的機(jī)構(gòu) government office in ancient 連辟公府不就。——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洪咨夔名句,哭都城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