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薛據(jù)《登秦望山》
南登秦望山,目極大???。朝陽半蕩漾,晃朗天水紅。
谿壑爭噴薄,江湖遞交通。而多漁商客,不悟歲月窮。
振緡迎早潮,弭棹候長風(fēng)。予本萍泛者,乘流任西東。
茫茫天際帆,棲泊何時同。將尋會稽跡,從此訪任公。
注釋參考
弭棹
亦作“ 弭櫂 ”。停泊船只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》詩:“弭棹薄枉渚,指景待樂闋?!?唐 陳子良 《入蜀秋夜宿江渚》詩:“我行逢日暮,弭櫂獨維舟?!?宋 賀鑄 《擁鼻吟·吳音子》詞:“別酒初銷,憮然弭櫂蒹葭浦。回首不見高城,青樓更何許?!?元 盧摯 《黑漆弩·晚泊采石》曲:“記朝來黯別 江 濱,又弭棹娥眉晚處?!?/p>
長風(fēng)
(1).遠風(fēng)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高唐賦》:“長風(fēng)至而波起兮,若麗山之孤畝。”《文選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習(xí)御長風(fēng),狎翫 靈胥 。” 劉逵 注:“長風(fēng),遠風(fēng)也?!?唐 杜甫 《龍門閣》詩:“長風(fēng)駕高浪,浩浩自太古。” 明 高啟 《夢游仙》詩:“長風(fēng)八萬里,夜入通明天。”
(2).暴風(fēng);大風(fēng)。 玄應(yīng) 《一切經(jīng)音義》卷一引《兼明苑》:“風(fēng)暴疾而起者謂之長風(fēng)?!?明 劉基 《擬連珠》之五十:“長風(fēng)烈烈,難行折舵之舟?!?/p>
薛據(jù)名句,登秦望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