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沈佺期《臨高臺》:
高臺臨廣陌,車馬紛相續(xù)。
回首思舊鄉(xiāng),云山亂心曲。
遠(yuǎn)望河流緩,周看原野綠。
向夕林鳥還,憂來飛景促。
注釋參考
向夕
傍晚;薄暮。 晉 陶潛 《歲暮和張常侍》詩:“向夕長風(fēng)起,寒云沒西山?!?唐 劉長卿 《宿懷仁縣南湖寄東海荀處士》詩:“向夕斂微雨,晴開湖上天?!?宋 晏殊 《殢人嬌》詞:“一葉秋高,向夕紅蘭露墜。” 明 雷士俊 《春日詠懷》詩之二:“孤鳥蹲寒樹,向夕鳴不已?!?/p>
飛景
(1).指日光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暢玄》:“乘流光,策飛景?!?宋 沉括 《岸老堂記》:“乘參昂,躡飛景。”
(2).寶劍名。《藝文類聚》卷六十引 三國 魏 曹丕 《典論》:“ 建安 二十四年二月壬午, 魏 太子 丕 造百辟寶劍。長四尺二寸,淬以清 漳 ,厲以礛諸,飾以文玉,表以通犀,光似流星,名曰飛景?!?/p>
沈佺期名句,臨高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