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洋《次韻辛起李長篇》:
十年抓牙官,百世傅風(fēng)流。
每思先賢范,爛漫涕不收。
爭奪世界中,蕭灑自十洲。
辛使東{1~1}洲望,翹材錯(cuò)薪槱。
干戈一相尋,賢愚自相分。
六鰲失所負(fù),群賢困道周。
人如辛使者,往往官屢休。
用舍方坎壈,身世同蜉蝣。
但聞公卿間,飽誦才業(yè)優(yōu)。
爵祿從可辭,歲月那得媮。
向來成名時(shí),石室書盍紬。
奈何俯仰中,窘路拘驊騮。
嘶鳴事亨涂,飄泊仍海陬。
嗟予才每下,粗能別薰蕕。
識面苦不早,率交亦何尤。
長裾曳非難,鶩棹驚莫留。
既懷難會(huì)戀,那無輕去愁。
方今草寇猖,健兒炊矛頭。
金盤集衛(wèi)霍,藜糝甘軻丘。
不知到死處,真得飽暖不。
行當(dāng)捫牽牛,快愿同桴浮。
注釋參考
六鰲
亦作“ 六鰲 ”。神話中負(fù)載五仙山的六只大龜。相傳 渤海 之東,有一深壑,中有 岱輿 、 員嶠 、 方壺 、 瀛洲 、 蓬萊 五山,乃仙圣所居之地。然五山皆浮于海,常隨潮波上下往還?!暗劭至黛段鳂O,失群仙圣之居,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,舉首而戴之。迭為三番,六萬歲一交焉。五山始峙而不動(dòng)。而 龍伯 之國有大人,舉足不盈數(shù)步而暨五山之所,一釣而連六鼇,合負(fù)而趣歸其國,灼其骨以數(shù)焉。於是 岱輿 、 員嶠 二山流於北極,沉於大海,仙圣之播遷者巨億計(jì)?!笔乱姟读凶印珕枴?。 唐 李白 《登高丘而望遠(yuǎn)?!吩姡骸暗歉咔穑h(yuǎn)海,六鼇骨已霜,三山流安在?” 明 夏完淳 《代人贈(zèng)鎮(zhèn)府》詩:“六鼇還鎮(zhèn)澥,八柱獨(dú)承天?!?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回港舟中詩》:“雄驅(qū)島嶼飛千里,怒戰(zhàn)貔貅走六鰲?!?
失所
失所 (shīsuǒ) 失去安身之處 homeless 流離失所 失當(dāng) improperly群賢
眾多的德才兼?zhèn)涞娜恕?漢 班固 《bai{1*1}虎通·諫諍》:“雖無道不失天下,仗羣賢也?!?晉 王羲之 《蘭亭集序》:“羣賢畢至,少長咸集?!?郭沫若 《李白與杜甫·杜甫與岑參》:“說者以為 杜 詩最雄壯,‘其氣魄力量自足壓倒群賢,雄視千古?!?/p>
道周
(1).路旁?!对姟ぬ骑L(fēng)·有杕之杜》:“有杕之杜,生于道周?!?毛 傳:“周,曲也。” 南朝 齊 謝朓 《和徐都曹》:“桃李成蹊逕,桑榆蔭道周?!?宋 夏竦 《賀舒州李相公啟》:“欽聞朝渙,不獲拜伏車下,奔走道周?!?明 高啟 《送李用和提舉》詩:“名藩多英豪,光彩溢道周?!?/p>
(2).以某種道理普遍地教化之。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中寺碑》:“道周百億,化起大千。”《樂府詩集·郊廟歌辭九·陳太廟舞辭武德舞》:“道周經(jīng)緯,功格玄祇。” 唐 張九齡 《龍池圣德頌》序:“道周萬物者其神充,功濟(jì)生人者其祥大?!?/p>
王洋名句,次韻辛起李長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