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洪皓《講武城》:
長笑袁本初,妄意清君側(cè)。
垂頭返官渡,奇禍憐幕客。
曹公走熙尚,氣欲陵韓白。
欺取計(jì)已成,軍容漫輝赫。
跨漳筑大城,勞民屈群策,北雖破烏丸,南亦困赤壁。
八荒思并吞,二國盡勍敵。
四陵寄遺恨,講武存陳跡。
雉堞逐塵飛,濁流深莫測。
回首銅雀臺(tái),鼓吹喧黽蟈。
注釋參考
長笑
大笑。 唐 裴铏 《傳奇·孫恪》:“不如逐伴歸山去,長笑一聲煙霧深?!?茅盾 《子夜》十二:“ 吳蓀甫 感到冷箭命中了敵人似的滿足,長笑一聲,轉(zhuǎn)身就走?!?/p>
本初
原初;原始。常指古代淳樸之風(fēng)。 宋 司馬光 《稷下賦》:“誠能撥去浮末,敦明本初,修先王之典禮,踐大圣之規(guī)模,德彼品物,威加海隅?!?清 魏源 《偶然吟為和師感興詩而作》之七:“去國日以遠(yuǎn),本初日以還?!?/p>
妄意
(1).臆測?!肚f子·胠篋》:“夫妄意室中之藏,圣也?!薄吨熳诱Z類》卷八十:“《詩》序多是后人妄意推想詩人之美刺,非古人之所作也?!?/p>
(2).妄想。 宋 蘇轍 《除中書舍人謝執(zhí)政啟》:“既挾策以干世,誠妄意於濟(jì)時(shí)?!?清 戴名世 《先君序略》:“家人惟吾母事之謹(jǐn),兒子輩妄意他時(shí)富貴以娛親。”
(3).隨意。 明 張鼐 《讀卓吾老子書述》:“夫一古人之書耳,有根本者下筆鑒定,則為畫龍點(diǎn)睛;無根本者妄意標(biāo)指,則為刻舟記劍。” 清 惲敬 《三代因革論七》:“后之儒者,以 熙寧 之法而妄意詆娸,非知治體者也?!?/p>
清君側(cè)
清君側(cè) (qīng jūn cè) 《公羊傳·定公十三年》:“此逐君側(cè)之惡人?!币蛞浴扒寰齻?cè)”謂清除君主身旁的壞人。也指王國或藩鎮(zhèn)起兵反對(duì)朝廷的一種政治斗爭手段 rid the emperor of “evil” ministers 如奸臣難制,誓以死清君側(cè)?!缎绿茣こ鹗苛紓鳌?清君側(cè)?!濉?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 成語解釋指清除君主身旁的親信、壞人。清君側(cè)出處《公羊傳·定公十三年》:“此逐君側(cè)之惡人?!碧啤だ钌屉[《有感》詩:“古有清君側(cè),今非乏老成?!薄缎绿茣こ鹗苛紓鳌罚骸叭缂槌茧y制,誓以死清君側(cè)。”使用例句若變起,足下以一軍敵彼二軍,保護(hù)圣主,復(fù)大權(quán),清君側(cè),肅宮廷,指揮若定,不世之業(yè)也?!锪簡⒊段煨缯冇洝ぷT嗣同傳》洪皓名句,講武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