廟社已同纓紱盡,尊堯千古憶陳編
出自宋代馬廷鸞《三月初五日先秘閣忌》:
鳥啼花落暮春天,一遇斯晨一泫然。
舊業(yè)豈無書可讀,遺言猶有石堪傳。
孝思不礙飛遐想,忠憤何由竭報(bào)緣。
廟社已同纓紱盡,尊堯千古憶陳編。
注釋參考
廟社
(1).宗廟和社稷?!段簳こ顷柾觖[傳》:“古者,軍行必載廟社之主,所以示其威惠各有攸歸。”《宋史·寇準(zhǔn)傳》:“奈何棄廟社,欲幸 楚 蜀 遠(yuǎn)地?”
(2).以喻國家。 宋 文天祥 《議糾合兩淮復(fù)興》詩:“而今廟社存亡決,只看元戎進(jìn)退間?!?/p>
纓紱
亦作“ 纓黻 ”。1.冠帶與印綬。亦借指官位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梁三朝雅樂歌·俊雅二》:“珩珮流響,纓紱有容。”《北史·魏彭城王勰傳》:“ 彥和 、 季豫 等年在沖蒙,早此纓紱?!?唐 孟浩然 《宿天臺(tái)桐柏觀》詩:“愿言解纓紱,從登去煩惱。”《資治通鑒·唐高宗永徽六年》:“ 武氏 門著勛庸,地華纓黻,往以才行選入后庭,譽(yù)重椒闈?!?明 張居正 《七賢詠·王安豐》:“雖有纓紱累,終知世網(wǎng)疏?!?/p>
(2).比喻世俗的束縛?!肚f子·逍遙游》“綽約若處子” 晉 郭象 注:“夫圣人雖在廟堂之上,然其心無異於山林之中,世豈識(shí)之哉!徒見其戴黃屋,佩玉璽,便謂足以纓紱其心矣。”
千古
千古 (qiāngǔ) 指久遠(yuǎn)的年代 through the ages 千古風(fēng)流人物?!巍?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 千古江山?!巍?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詞 縱有千古?!濉?梁啟超《飲冰室合集·文集》 成為千古罪人 永遠(yuǎn)地 forever 千古奇冤,江南一葉——zhou{1-1}恩{1~1}來 千古奇聞 婉辭,哀悼死者,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。多用于挽聯(lián)、花圈等的上款 eternal repose陳編
指古籍、古書。 唐 韓愈 《進(jìn)學(xué)解》:“踵常途之促促,窺陳編以盜竊?!?明 袁宏道 《募建青門庵疏》:“青衿之士,口者什六,身者什三,唯一二老儒守陳編久者不復(fù)信,世雅不重之,故不勝也?!?清 黃遵憲 《感懷》詩:“當(dāng)世得失林,未可稽陳編?!?李大釗 《史觀》:“吾茲之所謂歷史,非指過去的陳編而言?!?/p>
馬廷鸞名句,三月初五日先秘閣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