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鄭獬《雷震》:
四月老陽盡,蟄雷方發(fā)聲。
七月連大雨,碾天三日鳴。
夜或發(fā)狂震,臥者皆起驚。
奔電曄然作,忽如烈火明。
高樹大百尺,霹倒燒其根。
往往光曜中,時(shí)見怪物形。
飛雹大如指,萬弩相奔傾。
椎擊鳥雀群,掩地交縱橫。
雷者主號令,為天之常經(jīng)。
奮豫既過時(shí),及此何匉訇。
無乃號令失,安得四時(shí)平。
春秋書震電,推之在五行。
天道儻可信,使我心不寧。
注釋參考
往往
往往 (wǎngwǎng) 每每;時(shí)常 often;frequently 往往而死者相藉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處處;到處 everywhere 往往山出棋置?!妒酚洝へ浿沉袀鳌?卒中往往語?!妒酚洝り惿媸兰摇?往往有得?!巍?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 紛紛 one after another 吳王之棄其軍亡也,軍遂潰,往往稍降太尉、梁軍?!妒酚洝峭蹂袀鳌?則文學(xué)彬彬稍進(jìn),詩書往往間出?!稘h書·司馬遷傳》光曜
見“ 光耀 ”。
時(shí)見
(1).指諸侯不在規(guī)定期間朝見天子?!吨芏Y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春見曰朝,夏見曰宗,秋見曰覲,冬見曰遇,時(shí)見曰會(huì),殷見曰同?!?鄭玄 注:“時(shí)見者,言無常期。”
(2).常見。 唐 李白 《訪戴天山道士不遇》詩:“樹深時(shí)見鹿,溪午不聞鐘。” 唐 戴叔倫 《過柳溪道院》詩:“日斜深巷無人跡,時(shí)見梨花片片飛?!?/p>
物形
物的形貌。 漢 班固 《bai{1*1}虎通·八風(fēng)》:“清明風(fēng)至,物形乾?!?唐 張懷瓘 《文字論》:“察其物形,得其文理,故謂之曰文。” 宋 梅堯臣 《雪詠》:“密勢因風(fēng)力,輕姿任物形?!?/p>
鄭獬名句,雷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