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聲冷浸茶軒碧,苔點(diǎn)狂吞納線青
出自唐代貫休《避地毗陵,寒月上孫徽使君兼寄東陽王使君三首》:
一到毗陵心更勞,冷吟閑步擁云袍。
豈緣思妙塵埃少,自是風(fēng)清物態(tài)高。
野色疏黃連楚甸,故山奇碧隔河橋。
終須愚谷中安致,不是人間好羽毛。
常憶雙溪八詠前,講詩論道接清賢。
文欺白鳳真難及,藥拈紅蕖豈偶然。
花濕瑞煙粘玉磬,簾垂幽鳥啄苔錢。
自憐不是悠悠者,吟嚼真風(fēng)二十年。
□雷車雨滴階聲,寂寞焚香獨(dú)閉扃。
錦繡文章無路達(dá),袴襦歌詠隔墻聽。
松聲冷浸茶軒碧,苔點(diǎn)狂吞納線青。
唯有孤高江太守,不忘病客在禪靈。
注釋參考
松聲
松濤聲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高唐賦》:“俯視崝嶸,窐寥窈冥,不見其底,虛聞松聲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欹眠》詩:“松聲悲永夜,荷氣馥初涼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谖寤兀骸案魤σ煌?,里面塔影沖霄,松聲滿耳,香煙冷落,殿宇荒涼?!?/p>
吞納
匯合;容納。 唐 韓愈 《岳陽樓別竇司直》詩:“瀦為七百里,吞納各殊狀?!?宋 李綱 《論水便宜六事奏狀》:“陂澤相接,自西徂東,地勢傾下;加以雨潦,不能吞納,則決溢東注。” 明 許浩 《兩湖麈談錄》:“ 太湖 吞納眾流,猶人之腹?!?/p>
貫休名句,避地毗陵,寒月上孫徽使君兼寄東陽王使君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