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造《再分韻得花字》:
春工幾時來天涯,人間指顧成豪華。
未嘆丹杏無馀葩,能事已到桃李花。
東園地勝賓盡嘉,塵邊霏屑杯中霞。
將壇令下手一叉,陣勢欻變常山蛇。
眉顰肩聳靜不嘩,詩成笑語還紛拿。
吾儕此樂世莫加,聚蚊金谷何足夸。
但恐兒輩搖齒牙,法士亦復(fù)工疵瑕。
君且休矣吾還家,況復(fù)高柳翻倦鴉。
徑催紫衣巾小車,我亦款段隨揮檛。
注釋參考
兒輩
兒輩 (érbèi) 孩子們;后輩 children齒牙
(1).牙齒?!稘h書·東方朔傳》:“ 朔 對曰:‘臣觀其臿齒牙,樹頰胲,吐脣吻……臣 朔 雖不肖,尚兼此數(shù)子者?!?唐 韓愈 《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(xué)士》詩:“自從齒牙缺,始慕舌為柔?!?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三鈔·葡卜冰》:“啟竇摘食,齒牙淅淅作聲?!?/p>
(2).口頭?!妒酚洝⒕词鍖O通列傳》:“此特羣盜鼠竊狗盜耳,何足置之齒牙間?” 唐 韓愈 《與鄂州柳中丞書》:“況此小寇,安足置齒牙間?”
(3).稱譽(yù),說好話。 宋 蘇軾 《與王荊公書》之二:“愿公少借齒牙,使增重於世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八一回:“萬望恩相不惜齒牙,早晚於天子前題奏,速降招安之典?!?清 王晫 《今世說·德行》:“凡詞塲藝苑,茍擅一長,必傾心倒屣,不惜齒牙為游揚(yáng)。”
法士
(1).指崇尚禮法之士。《荀子·勸學(xué)》:“故隆禮,雖未明,法士也。” 金 蔡松年 《和子文晚望》:“高人法士互憎愛,美酒空名誰重輕?!?/p>
(2).即法師。 唐 徐浩 《寶林寺作》詩:“賴居茲寺中,法士多瓌能。洗心聽經(jīng)論,禮足蠲兇災(zāi)。”參見“ 法師 ”。
復(fù)工
復(fù)工 (fùgōng) 罷工或中斷工作后重新上班工作 return to work;resume work after a strike or layoff疵瑕
疵瑕 (cīxiá) 過失;缺點(diǎn) fault 責(zé)難;指摘 blame陳造名句,再分韻得花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