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孟郊《嚴河南》
赤令風骨峭,語言清霜寒。不必用雄威,見者毛發(fā)攢。
我有赤令心,未得赤令官。終朝衡門下,忍志將筑彈。
君從西省郎,正有東洛觀。洛民蕭條久,威恩憫撫難。
苦竹聲嘯雪,夜齋聞千竿。詩人偶寄耳,聽苦心多端。
多端落杯酒,酒中方得歡。隱士多飲酒,此言信難刊。
取次令坊沽,舉止務在寬。何必紅燭嬌,始言清宴闌。
丈夫莫矜莊,矜莊不中看。
注釋參考
何必
何必 (hébì)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be not necessary;there is no need;why 何必去那么早紅燭
①紅色的蠟燭。多用于喜慶:壽星像前,點著一對紅燭|洞房內,紅燭高燒。 ②詩集。聞一多作。1923年出版。初版本收六十二首。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收一百零三首。題材廣泛,內容豐富,或抒發(fā)詩人的愛國之情,或批判封建統(tǒng)治下的黑暗,或反映勞動人民的苦難,或描繪自然的美景。構思精巧,想像奇新,語言形象生動。清宴
見“ 清燕 ”。
見“ 清晏 ”。
孟郊名句,嚴河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方塊覺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