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年不識星,但見腷腷膊膊還如棋
出自宋代魏了翁《羅五星善奕棋干詩》:
少年不識棋,但見剝剝琢琢更相圍。
有人指授予,沖關(guān)奪角劫復(fù)持。
少年不識星,但見腷腷膊膊還如棋。
亦有告予者,縮贏伏見元有期。
七年五溪讀書暇,時把二事相悅怡。
久之剨然悟,是閒有數(shù)人不知。
三百六十一棋子,此是乾策藏其奇。
萬有一千五百二十星,若以三十六乘之。
乘之既盡除坤策,恰與棋數(shù)無參差。
此理極精密,歸后不復(fù)思。
羅生挾二長,過我滬之湄。
恍如著我五溪上,欲與之語無閒時。
此須靜觀乃有得,而我家住西山西。
生揣我,何時歸。
注釋參考
少年
少年 (shàonián) 古稱青年男子,現(xiàn)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early youth (from ten to sixteen) 少年兒童讀物不識
(1).不知道,不認識。《詩·大雅·皇矣》:“不識不知,順帝之則?!?鄭玄 箋:“其為人不識古,不知今,順天之法而行之者?!?唐 韓愈 《閔己賦》:“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?!?魯迅 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識羞?!?/p>
(2).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。指誤殺?!吨芏Y·秋官·司刺》:“壹宥曰不識?!?鄭玄 注:“識,審也。不審,若今仇讎當(dāng)報甲,見乙,誠以為甲而殺之者?!?/p>
腷腷膊膊
腷腷膊膊 (bìbì-bóbó) ——雞鳴前的拍翅聲 flip-flap還如
恰似,好比。 唐 裴守真 《奉和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》之一:“還如桃李發(fā),更似鳳凰飛?!?南唐 李煜 《子夜歌》詞:“往事已成空,還如一夢中。” 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記·伯喈牛小姐賞月》:“須信離合悲歡,還如玉兔,有陰晴圓缺?!薄段饔斡洝返诰帕兀骸坝杏糜弥袩o用,無功功里施功。還如果熟自然紅,莫問如何修種?!?/p>
魏了翁名句,羅五星善奕棋干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