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陪后乘光,共逐平津游
出自唐代長孫佐輔《聞韋駙馬使君遷拜臺州》:
溟藩軫帝憂,見說初鳴騶。
德勝禍先戢,情閑思自流。
蠶殷桑柘空,廩實雀鼠稠。
諫虎昔賜駿,安人將問牛。
曾陪后乘光,共逐平津游。
旌旆擁追賞,歌鐘催獻酬。
音徽一寂寥,貴賤雙沉浮。
北郭乏中崖,東方稱上頭。
躋山望百城,目盡增遐愁。
海逼日月近,天高星漢秋。
無階異漸鴻,有志慚馴鷗。
終期促孤棹,暫訪天臺幽。
注釋參考
后乘
從臣的車馬。亦泛指隨從在后面的車馬。 唐 皮日休 《陪江西裴公游襄州延慶寺》詩:“不署前驅(qū)驚野鳥,唯將后乘載詩人?!?清 葆光子 《物妖志·音樂·琴》:“恰聞君新製雅麗,勉和韻自媒,從此愿陪后乘?!?/p>
平津
(1).坦途;大道。 晉 陶潛 《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》詩:“平津茍不由,棲遲詎為拙?寄意一言外,茲契誰能別!” 唐 曇翼 《招隱》詩:“連峯數(shù)千里,修林帶平津。”
(2).古地名。 漢 時為 平津邑 , 武帝 封丞相 公孫弘 為 平津侯 ,即此。后多用為典,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級官僚。 前蜀 貫休 《酬韋相公見寄》詩:“空諷 平津 好珠玉,不知更得及門么?” 宋 歐陽修 《寄題相州榮歸堂》詩:“不須授簡樽前客,好學 平津 自有文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東萊行》詩:“侍中叩閣數(shù)彊諫,上書對仗彈 平津 ?!?/p>
(3).舊時 北平 (今 北京 、 天津 )的并稱。 茅盾 《歡迎古物》:“ 平 津 尚未陷落,而古物已經(jīng)裝箱待運。”
長孫佐輔名句,聞韋駙馬使君遷拜臺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