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譚處端《憶王孫》:
無無無有有無無。
悟得無無便不愚。
日月年時(shí)損壯粗。
見元初。
萬道
注釋參考
無無
連空虛無有也沒有。 中國 古代道家認(rèn)為的天地萬物形成以前的空寂狀態(tài)。后亦泛指虛無,烏有?!痘茨献印さ缿?yīng)訓(xùn)》:“予能無有矣,未能無無也。及其為無無,又何從至於此哉?” 高誘 注:“言我能使形不可得,未能殊無形也?!?前蜀 貫休 《道情偈》之一:“ 崆峒老人 專一一, 黃梅真叟 卻無無?!?宋 宋祁 《庭戒諸兒》:“如一漚生,一漚滅,還入於海,漚自妄見,海無生滅,無有也,亦無無有,亦無無無,淡然無所得而止,止亦不止也?!?清 譚嗣同 《仁學(xué)》二二:“無無,然后平等?!?/p>
譚處端名句,憶王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送蕭穎士赴東府,得往字——— 佚名〔唐代〕
- 法駕導(dǎo)引(三之二)——— 陳與義〔宋代〕
- 賈家莊——— 文天祥〔宋代〕
- 浣溪沙——— 陳三聘〔宋代〕
- 飯客看鶴賞梅遇雨有作——— 吳芾〔宋代〕
- 摸魚兒——— 徐一初〔宋代〕
- 事畢湯鞏方三君再用前韻復(fù)酬一首——— 蘇籀〔宋代〕
- 秋堂弟自贛歸建安作別——— 何文季〔宋代〕
- 宴建寧知府趙尚書樂語——— 高斯得〔宋代〕
- 荒齋晝坐為鳴鳶所聒——— 宋祁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