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(fù)見陶唐理,甘為汗漫游
出自唐代杜甫《奉送王信州崟北歸》:
朝廷防盜賊,供給愍誅求。
下詔選郎署,傳聲能典州。
蒼生今日困,天子向時憂。
井屋有煙起,瘡痍無血流。
壤歌唯海甸,畫角自山樓。
白發(fā)寐常早,荒榛農(nóng)復(fù)秋。
解龜逾臥轍,遣騎覓扁舟。
徐榻不知倦,潁川何以酬。
塵生彤管筆,寒膩黑貂裘。
高義終焉在,斯文去矣休。
別離同雨散,行止各云浮。
林熱鳥開口,江渾魚掉頭。
尉佗雖北拜,太史尚南留。
軍旅應(yīng)都息,寰區(qū)要盡收。
九重思諫諍,八極念懷柔。
徙倚瞻王室,從容仰廟謀。
故人持雅論,絕塞豁窮愁。
復(fù)見陶唐理,甘為汗漫游。
注釋參考
陶唐
(1).古帝名。即 唐堯 。 帝嚳 之子,姓 伊祁 ,名 放勛 。初封于 陶 ,后徙于 唐 。《書·五子之歌》:“惟彼 陶唐 ,有此 冀 方。今失厥道,亂其紀(jì)綱,乃厎而亡。”《孔子家語·五帝德》:“ 宰我 曰:‘請問 帝堯 。’ 孔子 曰:‘ 高辛氏 之子,曰 陶唐 ,其仁如天,其智如神,就之如日,望之如云?!?唐 吳兢 《貞觀政要·刑法》:“ 太宗 謂侍臣曰:‘昔 陶唐 大圣, 柳下惠 大賢,其子 丹朱 甚不肖,其弟 盜跖 為巨惡。’” 明 宋應(yīng)星 《天工開物·乃?!罚骸?神農(nóng) 去 陶唐 ,粒食已千年矣;耒耜之利,以教天下,豈有隱焉?”
(2).古部族名?!妒酚洝は谋炯o(jì)》:“ 陶唐 既衰,其后有 劉累 ,學(xué)擾龍于 豢龍氏 ,以事 孔甲 。” 唐 杜甫 《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》詩:“與君 陶唐 后,盛族多其人。圣賢冠史籍,枝派羅源津。” 朱鶴齡 注:“《唐·宰相世系表》: 杜 氏出 祁 姓, 帝堯 裔孫 劉累 之后,在 周 為 唐杜氏 。 成王 滅 唐 ,以封弟 叔圉 ,改封 唐氏 子孫於 杜城 , 京兆 杜陵 是也。然則 唐 與 杜 蓋同族也?!眳⒁姟?陶唐氏 ”。
(3). 陶唐 為古代傳說中的圣主,后指稱賢明的帝王。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設(shè)朝》:“久著仁賢聲譽(yù)重,中外推戴 陶唐 ?!?/p>
(4).指 陶唐 之世。 晉 左思 《魏都賦》:“鑒茅茨於 陶唐 ,察卑宮於 夏禹 ?!?/p>
(5).借指開明盛世。 唐 鮑溶 《讀李相心中樂》詩:“果聞丞相心中樂,上贊 陶唐 一萬春?!?清 錢謙益 《山西布政使文翔鳳授朝議大夫制》:“以 河汾 之學(xué),教 陶唐 之人,士習(xí)之淳,文體之正,胥自 晉 始?!?/p>
(6).指《擊壤歌》。 宋 陸游 《示兒子》詩:“父子扶攜返故鄉(xiāng),欣然擊壤詠《陶唐》?!?清 黃鷟來 《詠懷》之五:“枝榦雖不廣,亦足蔽一鄉(xiāng)。野人時就坐,鼓腹歌《陶唐》。”參見“ 陶唐歌 ”。
(7).借指 中國 。 清 呂履恒 《許由?!吩姡骸扒嗌巾斏弦还虑?,俯視 陶唐 十二州?!?/p>
汗漫游
世外之游。形容漫游之遠(yuǎn)。 唐 杜甫 《奉送王信州崟北歸》詩:“復(fù)見 陶唐 理,甘為汗漫游?!?仇兆鰲 注引《淮南子》:“ 若士 謂 盧敖 曰:‘吾與汗漫游於九垓之外?!?元 耶律楚材 《過云川和劉正叔韻》:“西域風(fēng)塵汗漫游,十年辜負(fù)舊漁舟?!?清 方文 《路灌溝喜遇談長益話舊》詩:“聞爾京師去,真成汗漫游。” 清 鈕琇 《觚賸·神僧》:“我將從師為汗漫游,師許之乎?” 葉玉森 《一島》詩:“煙蘿半壁能分我,請息諸天汗漫游?!?/p>
杜甫名句,奉送王信州崟北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