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轍《次韻子瞻凌虛臺》:
棄我謂我遠,求我謂我還。
我一爾則二,視此臺上山。
山高上干天,獨不照我顏。
無乃我自蔽,誰謂山則慳。
遠望不見趾,近視不得鬟。
山實未始變,任子自擇刪。
北風(fēng)吹南崖,山上秋葉斑。
道遠又寒苦,皴裂辭難攀。
晴空卷朝云,照夜霜月彎。
強爾登此臺,免爾超阓阛。
注釋參考
一爾
(1).頃刻之間?!度龂尽侵尽Ⅳ韨鳌罚骸俺T赣迤礁?,復(fù)踐宿好。一爾分離,款意不昭,奄然殂殞,可為傷恨。”《梁書·王規(guī)傳》:“一爾過隙,永歸長夜?!?/p>
(2).一經(jīng)這樣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風(fēng)操》:“四海之人,結(jié)為兄弟,亦何容易。必有志均義敵,令終如始者,方可議之。一爾之后,命子拜伏,呼為丈人,申父友之敬?!?/p>
上山
上山 (shàngshān) 爬山,進山 climb up mountains 上山拾草 〈方〉∶指人死亡,埋葬 die and be buried 〈方〉∶蠶的上簇 silk worms begin to spin cocoons 誰也料得到這些“寶寶”上山前還得吃多少葉?!┒堋洞盒Q》蘇轍名句,次韻子瞻凌虛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